对话人:唐安国
熊丙奇不同层次大学的发展,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现在我国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不清晰,很多专科学校一味追求升本科,本科学校追求硕士点、博士点。你觉得各个大学该怎样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政府应该怎样导向?
唐安国学校要各定其位,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学有三重功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就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三重功能对于一个大学来说都应该有一点,或者说各个大学的侧重不一样,有些大学侧重于人才培养,有些大学更侧重于科学研究。怎样确定侧重点呢?这要由各个学校自己来考虑。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校在这三重功能上都做得好,肯定要有所偏颇和侧重的。现在一些学校叫研究型大学,它偏重科学研究,就是第二重功能。有一些学校叫教学研究型大学,强调以培养人才为主,同时适当地开展科学研究,教师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如果有一定的精力再从事研究。还有一些学校干脆不提研究的功能,就是教学型大学。这几种类型的学校都是社会需要的,不是说哪一种学校好,哪一种学校不好。我们现在如果说研究型大学好,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变成研究型的大学?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向一种标准看齐。都是研究型大学,这样行不行呢?肯定不行。在我们国家,我认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比例,应该是1∶3∶6。就是说各定其位,学校适合做什么,就努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社会就会很满意,并不需要你做的时候你一定要去做,拿中国一句成语说就是“欲速则不达”。
熊丙奇可是很多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具有“研究”特色。我去过一所高职学校,这所学校居然也要求老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作者补记杨德广教授说大学不是学习型组织的话,还在耳边。可我发觉,崇尚研究,其实是我国所有学校的特点。因为即便在幼儿园,老师要升职称,也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就更别提小学、初中和高中了,你上课上得再好,也必须有论文发表,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在大学,论文则上升到通行证的高度,没有论文,别想在大学里安身。不学习的组织,居然能产出那么多的论文,有时真佩服我们老师的水平。
唐安国事实上,定位问题在整个高等教育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是层次上的定位,我国大学中有“985”工程学校,有“211”工程学校,有研究生培养的学校,有本科生培养的学校等好几个层面。二是学科发展上的定位,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学校都变成综合型的大学,综合型的大学毕竟是少数。在现在1500多所高校当中,综合型大学不到10%。大学的发展也要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目前,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校安于其位,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积极引导,使一些够条件的学校专升本。大学扩招以后,相当一部分学校不满足于现在的层面,要专升本,要变成大学,这当然有它的合理性,因为原来的规模很小,现在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现状。但是,如果所有的大学都这样做的话就有问题了。
熊丙奇这几年来,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操作上也更容易。拿2004年来说,上海有3所学校升本,山东有4所学校升本。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