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问题大辩论:促使我重新加入辩论的首要原因是我对这届政府的减税计划非常不感冒。这一在2001年上半年讨论并通过的减税法案,标志着这样一个时期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减税的鼓吹者们对关于大规模减税对政府财政状况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稳健财政政策的价值以及庞大的长期结构性赤字的危害的主流观点置之不理。
保守派往往把有关布什减税计划的争议说成是低税收与高开支之间的对立问题。(在这里以及这一整章中,我所说的保守派均指那些80年代和90年代因狂热鼓吹将减税作为压倒一切的优先议题而聚集在一起的人,他们与更为传统的保守派不同,后者,不论其社会和其他观点如何,都是稳健财政政策的强烈支持者。)康科德联盟是一个致力于财政纪律的组织,他先后由两位共和党人领导,一位是前商务部长佩特·彼得森,另一位是前参议员沃伦·拉德曼,倡导一种曾经是保守派运动和共和党核心价值的(而大多数民主党人都回避的)政策。这个时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这些政策受到许多共和党头面人物的反对,却受到许多民主党人的支持。
共和党的头面人物这样认为,政府不以减税的形式把财政盈余还给公众,“华盛顿”就会想办法把钱花掉。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是,财政盈余本来就是人民的钱,应当还给他们。这些说法在政治上都是很精明的,但又是简单幼稚的,在许多方面都是误导的。如果被说成是“花钱”,没有人会喜欢政府所做的事。但政府开支中占绝大部分的主要项目——从社会保障到医疗保健再到国防、执法、教育和环境保护——都获得了广泛的公众支持。实际上,即使是减税支持者中的保守派也不愿意削减这些广受欢迎的项目,他们甚至会在痛骂“花钱”的同时投票支持增加这些项目的开支。这些项目属于人民,正如来自税收的美元属于人民一样。如果减税没有相应的开支削减相伴,就会扩大联邦债务的规模——这一债务同样属于人民。
布什政府的减税办法在财政问题大辩论中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种财政纪律的效果和减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冲突。这种主张起初是在1980年总统竞选过程中开始对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当时一群被称为“供给学派”的保守派名声大噪。供给学派的理论核心是较低的边际税率会促使人们“供应”更多的劳力,工作更多更勤奋,从而提高增长率——而这种对增长的正面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减税之后政府的税收收入实际上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乔治·h· w· 布什是1980年大选中罗纳德·里根争取共和党提名的竞争对手,他把这称之为“伏都经济学”。里根的顾问们也并不都相信这一理论。某些负责任的保守派人士知道,要缩小政府的规模是困难的,因为大多数规模很大的支出项目都是很受人们欢迎的。减税似乎提供了一种绕开这一政治问题的办法。这种理论认为,如果政府的收入减少,支出就会不再增长甚至可能被迫缩减。尽管有这种理论,整个80年代的政府支出持续不断的、大大的超过抵消减税所需要的水平,而里根政府和国会对此均表赞同。其结果就是80年代巨额赤字以及在90年代初仍然不断增加并且被即将缷任的政府预计将在未来的一年中继续增长的赤字。
政府有周期性赤字——即与衰退或经济放慢相关的短期和暂时性的赤字——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有时可能完全是合理的。凯恩斯经济学明确提倡通过临时性地增加开支或临时性地降低税收以对付衰退而导致的周期性赤字。60年代与70年代,某些接受了这一理论的自由派民主党人还在凯恩斯经济学中找到了合意的观点来倡导项目开支永久性的增加。但里根减税与里根时代的国防开支增加结合起来,造成了非常不同的情况:出现了庞大且难以消除的结构性赤字,即使在经济状况较好时也持续存在。1984年沃尔特·蒙代尔和1988年迈克尔·杜卡基斯在竞选中都认为这一结构性的赤字对美国经济是重大的长期性威胁。实际上,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因为理解这一问题的人非常少。蒙代尔在几年后对我谈起过他未能以一种人们能理解的方式来讨论赤字问题的挫折感。
到1989年底,赤字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经济。人们开始明白,80年代末90年代初困难的经济状况和赤字有着某种联系,从而改变了讨论这一问题的政治氛围。到1992年底,赤字已经占gdp的4.7%——近3000亿美元。解决这一赤字是克林顿竞选主张的中心内容。克林顿如此专注于这一赤字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仅损害经济而且损害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限制了政府处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的能力。尽管克林顿赞成在许多领域削减开支,但他想要政府在其他领域更加活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