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楞伽大义今释》 第1卷 第08章 其他学派与宗教理论的批判
    佛说:“一般外道们的理论,认为只要远离外境,不去吸收外在的境界,那业识相续流注的力量就自消灭了。如果说:业识相续流注真能消灭的话,那无始以来的诸识种性也应当是断灭的,那就不能说如来藏的真识自相却能含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种子了。他们说:识的相续流注业力,并非从因缘而生;例如眼识也不是从色、相、空、明等等因缘会聚所生,实在是另有一物主宰的。或说是另有其他原因,如因神的主宰,或自在天主,或是宿命,或是玄妙,乃至于说是时间或数理,以及说它是物质等的能力所生。”

    复次大慧,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与外道论恶见共。大慧,云何外道论恶见共。所谓自境界妄想见,不觉识自心所现。分齐不通。大慧,愚痴凡夫性,无性自性第一义,作二见论。

    佛说:“再加分析,便有七种自性:1集性自性。(自心能收集一切善恶业力的性能。)2性自性。(自性本智的性能。)3相性自性。(了解内外一切现象的性能。)4大种性自性。(地、水、火、风四大种和万物性空缘起的性能。)5因性自性。(推理形而上的理念性能。)6缘性自件。(觉知已离有无空幻的性能。)7成性自性。(自觉圆满的性能。)共次:又有七种笑一义:1心境界。2慧境界。3智境界。4见境界。5超二见境界。6超佛子地境界。7如来自到境界。这都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内证自性正觉,依性所说自性的第一义心的境界;以这自性正觉第一义心,成就如来在世间、出世间最上乘的法门。这都是诸佛在正觉自性中的慧眼,透入自性和众生的共相所建立的义理,不和一般外道们的邪见理论相同。何以不相同呢?他们都从自我心理的体验境界上,由妄想推理产生见解,不能反观自己觉知和认识的真实与否,便确定为如比如彼,却不知一切世间或出世间的事物,都是自心妄想分齐(分析或归纳)所显现的差别境象。一般无智愚痴的凡夫们,没有实际体证形而下万有事物之性,都是无自性的。因此,更不能证入自性形而上的第一义,所以也就见有见无,形成相对的矛盾理论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