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的济世观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79讲 佛教的称谓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

    四众弟子是佛学上的专有名辞。庙子上常说四众弟子,佛的四众弟子也是佛教所称的四众弟子。所谓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

    出家的男众比丘,普通称为和尚。‘和尚’两个字很大哟!佛教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大家都搞不清楚,把和尚两个字当成笑话了。其实,‘和尚’就是上师、法师、大师。真正佛教的大庙子、大丛林,只有方丈一个人可以称为和尚,其他的不能叫和尚,也不能随便叫法师。过去几十年在大陆上的佛教,始终还保持这个传统,我们到了大丛林,只称方丈一个人为‘和尚’,其他一般的出家僧众,我们称‘某某师’,一个‘师’字就含有很恭敬的意义。通常大陆上的在家俗语,把庙子上的大和尚、男众出家比丘,称为‘大僧’;把女众出家的比丘尼称为‘二僧’,也是僧,很少称法师的。法师不论在修持方面或教理方面都相当有成就。所以过去有太虚法师、印光法师、圆瑛法师等,全国没有几位被称法师的。

    可是三十八年到台湾以后,很多名称都变了,尤其现在,今天出家,明天就称法师,而且男众比丘、女众比丘尼都称法师,这对传统佛教而言,很不习惯。不过天下事有时将错就错,现在不那么叫,变成我们不对了。所以天地间的是非善恶很难讲。

    过去在大陆上,对年龄大的比丘尼尊称为‘师太’,非常恭敬。其实‘尼姑’两个字在中国佛教之初,毫无轻慢之意。‘尼’是印度‘女性’的译音,等于中国文字‘女的’意思。‘姑’,称出家的女性为姑姑,等于父亲的姊姊或妹妹,我们叫姑妈一样,合称为‘尼姑’。现在‘和尚’、‘尼姑’两个名称变成不好听的名辞。

    真正佛教的大丛林,只有一个方丈才能称为和尚,和尚代表了佛法僧三宝,从密宗观点来看,更代表了肉身佛、现在佛。对于比丘尼,我们在家人看到年龄大一点的称师太,一般的就称某某师,极为恭敬。

    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是讲真正的男居士、女居士,受了三皈五戒的居士。庙上称普通在家人为居士。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