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的济世观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66讲 悭贪(2/2)
    记得大概是三十年前左右,不是现在这种社会状况,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在学佛?大家都说我学佛,我说没有,因为我没有资格学佛,学佛谈何容易?后来他问我什么是菩萨?我告诉他,当你饿了三天,而只得到仅有的一碗饭,看到别人也没有饭吃,可以把这碗饭给别人吃,自己饿肚子,这是菩萨道。我做不到,所以我不能算是学佛的人。之后他又问我菩萨在那里?是不是在庙子上?我说菩萨在人世间,很多不信仰宗教的人,不论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什么教都不信,但他们的行为却是菩萨。

    贪,凡是悭吝的人必定贪,贪与悭吝是在一起的。譬如我们说某人一毛不拔,下一句一定说:‘一定有钱’,这是必然的,舍不得嘛!悭贪所累积的钱财就多了;慷慨好义的人大多没钱,除非有特殊情况。所以中国人有一句古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心肠慈悲的人不带兵,慷慨好义的人不作生意。有些同学出去作生意,我以八个字吩咐他,这是赚钱的原则:‘爱钱如命,立地如钉’,站在那里守着摊位像钉子钉在地上一样,连吃饭都不重要,可以忍一忍,赚钱要紧,这样才能发财。以佛法来讲,这个基本道理就是以悭贪为主。

    其实,我们整天在这里打坐、念经,求佛、求福报、求智慧,不也是悭贪吗?绝对的悭贪。有时别人请你帮个忙,‘等一下,我要上座盘腿,我功夫还没有作完’,人死了都不管。因为你贪图成道,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佛,成鬼啊!成什么佛?真正学佛在那里学?不在你那些形式主义,也不在于你摆出一副俨然学佛修道的样子。坐在那里佝腰偻背,好像老僧入定,实际上是在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万事不管,哄骗人家,唉呀!我在打坐用功,全是悭贪的心理。这方面的恶业是与生俱来的,修行就要在这些根本的地方下功夫,把自心悭贪的根根去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