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的济世观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56讲 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2/2)

    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就是正见,有正见的人才能谈修持与成就,否则都是在盲修瞎炼。那么,真的正知见从何而来?靠多闻而来,没有正见的原因就是自己不肯求多闻。

    佛学所称的多闻,并非听闻的闻。佛经记载,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多闻第一。多闻包括一切学问、一切差别法。阿难尊者因为随佛多年,对佛所讲的一切经、一切律等,一切学问都能深切记闻,所以多闻第一。

    我们知道正见自多闻而来,不是光坐在那里不求多闻,不研究佛的经律论的深义而能得。

    ‘契经深义’契是完全相合,对佛经深义完全了解,古代翻译为契经。如果对佛所经典的真正意义不能了解,文字看得懂,经义重点却不能证到,因此无法成就多闻,亦不能成就正见。

    举例来说:现代佛学很流行,研究佛学的人也很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能成为教育他人的大专教授,如果真要问起有没有研究佛经原典?所获得的答案多是否定的,那么这些学者所看的佛学著作是不是近代人所写的文章、注解呢?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研究佛学的人大部分走此路线,情况非常严重,这就犯了‘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了解’的毛病。看了一点现成的佛学文章,什么空啊!缘起啊!而提出一些佛学看法,这些与真正的佛学根本毫不相干。

    又譬如我们现在所看的药师经原文,文字都看得懂,如果要达到‘契经深义’,则不但要理解文义,更要完全解了,所谓‘了了见’每一句话都要在心地上求证过、通达后,才能谓之‘解’,也才能‘了’。

    解了佛经后,增加多闻;有了多闻后,增加正见。换句话说,我们把文字倒回去看,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不破轨则,不破尸罗。那么,顺着文义下来就是说要想不毁正见,对三藏十二部经律论必须通晓无碍,尤其是经典,因为戒律来自经典。佛所讲的称为经;律是释迦牟尼佛当时所制定的戒条,有些是佛的弟子们针对现场发生的事所订立的规范;论是后世菩萨们的著作,如成唯实论、大智度论等等。

    佛法经律论的真正深义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切佛亲自所说的大小乘经典中。所以大乘经典、小乘经典均要研究,才会了解经文深义,进而增加多闻,成就正见,如此才是真修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