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漫话·官场诗客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明月愁中看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吟诵得最多的天体,就数月亮。也许,由于她的纯真、洁白,特别逗人喜爱;也许,由于月光下的物景,朦胧飘逸,更富有诗情画意;也许,由于人们操劳了一天,在皓月当空的寂静夜晚,更适合于诗人展开幻想的翅膀,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总之,文学史上吟月的诗词,浩如烟海,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如《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或思恋人,或思亲人,或思征人,或恋家乡,或念故国。诗人们不管月亮愿不愿意,都向她敞开胸怀,倾诉衷肠。虽然自古以来月亮依旧,始终未有稍许的变化,而咏月诗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同样是写月亮,有的春光明媚,意境清远;有的秋风萧瑟,霜月争辉。有的状沙场战斗,豪情满怀;有的叙儿女私情,情意绵绵。如果把咏月诗汇集起来,可谓色彩纷呈,千姿百态。

    吴伟业也写过不少咏月诗,其中三首尤为出色:

    万籁广场合,道人心地平。天留今夜月,雨洗去年兵。歌管星河动,禅灯风露清。凄凉阖闾墓,断壑起松声。

    《虎丘中秋新霁》

    今年京口月,犹得杖藜看,暂息干戈易,重经少壮难。江声连戍鼓,人影出渔竿。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中秋看月有感》

    长夜清辉发,愁来分外明。徘徊新战骨,经过旧台城。秋色知何处,江心似不平。可堪吹急管,重起故乡情。

    《咏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