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的员工每天早上都要默读一句话,“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大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每个员工都相信,只要你认真了,你就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名。所有的管理人员工牌上都有一句话,“我首先是个出色的员工”。
德胜的干部每月换岗一次,把管理工作交出来,手机存放到办公室,实实在在做一个小兵,拿工具做小事。聂圣哲自己做事也常常是“这个事情我在电话里说不清,我要到现场来”,到现场给下属做示范,交代清楚,直到下属满意才离开。这种工作态度已成为德胜干部的工作作风。
德胜还成立了程序运作中心。这一群人别的什么活都不干,只管所有员工是不是按程序做事。不管你是什么职务,资历多老,不按照程序做事就一定处罚。德胜认为,一件事即使做成了,如果不按程序做,也等于没有成功,即使执行程序有一些浪费也是必需的。开车系安全带是程序,一生系几千次安全带,可能没有一次派上用场,但一旦产生作用了,就是性命攸关的事。执行程序必须较真。
德胜根据程序的要求,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细节规范:旋空调的塑料螺丝,用旋铁螺丝的方法旋是不行的;2593这栋房子,工地上3寸的l型弯头,计划用3个,结果用了5个,得写出理由来。
2004年美国的一期《经济学》周报报道德胜,“作为德胜员工,都会拿到一份86页的手册,手册里包括公司的规章制度,从工作安全到个人卫生等等”。“公司强迫员工在三个月内改变他们的个人习惯,然后才培训他们成为专业产业工人”。
这本小册子上面对员工勤洗澡(争取每天一次)、刷牙(每天至少一次)、理发(每月至少一次)等的规定都是非常具体的,与一些企业管理文件中的“坚决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之类的不可操作的条款是截然不同的。
面对这样一家公司,作为聂圣哲先生的同乡,某杂志负责人汪鹏生先生发出如此感慨:“作为一家出版社的社长,我也在摸索管理经验。德胜的管理使我思路大开,许多过去不清尝不明白的地方都因之迎刃而解了。”更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宋学亮先生发出感慨:“我如果年轻20岁,我会以能到这家公司当清洁工为荣。”
德胜的成功,可以说离不开他们的细节规范和对这些规范的执行到位。
通过上面几则成功企业的案例,相信能给企业的管理者们一些启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