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精神领地: 心里维生素丛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生命的尊严
    无知者无所爱,无能者不明理。惟明理者能爱、能察、能见……

    ——帕拉塞萨斯

    当我们以不断增长的gdp速度跨进现代文明的门槛时,当我们以一个大国的风度与眼光重新咀嚼郑和航海雄风时,我们不仅把月亮看做我们的太空休息站,还把火星看成了我们未来的家园。真有一种“秦王扫**,虎视何雄哉”的恢弘气度,更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君临天下的大略雄才。

    人类的伟大在于非凡的想象力。“吃在碗里看着锅里”的不满足感,成为人类不断进化的驱动车轮。

    但当我们把眼光收回到人类生活了几百万年的地球时,常会感叹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与修身、齐家、治国的矛盾。

    为什么说人类是宇宙的婴儿?因为婴儿还在爬的时候,就想到走;在走得东倒西歪的时候,就想到跑。这是人类进化的天性使然。

    文化沙漠

    当工业发展以环境的污染为代价时,我们清澈透明的江河已翻滚着黑浪与白沫;当我们“围海造田”并向森林要粮食的时候,沙漠化离我们愈来愈近了。每年从我们国土上消失的良田有一个县的面积;当我们向城市化进军的时候,苍翠欲滴的平原沃野终于变成了水泥钢筋的建筑,当我们以“摊大饼式”的方式圈地扩城时,在“五环”、“六环”路的城市中心,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沙漠”。

    在我们有限的土地上,在无法再生的土地上,生长着和负载着人们所需的粮食和房屋,同时,也生长着我们的**和观念。

    当土地的沙漠化被列为世界环保的十大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文化沙漠化”列为世界的十一大问题呢?

    在我们祖宗留下的遗产里,除了土地、森林、湖泊和大海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精神的家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是启迪了人的思想与精神,建设了道德和人格,开拓了眼光与气度,维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绿洲。

    而我们这片绿洲正在消失: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图书馆已陷入全面萎缩的困境。据文化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购书费用每年以800─1000万元的速度增长,但随着书价的上涨及其它因素影响,每年又以100万元的速度锐减。我国每3000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县以上的图书馆拥有藏书量为3亿册左右,这就是说,我们每四个人拥有一本书。

    城市与乡村的绿洲正在消失,被一种物质**所取代,被一种浮躁心态所掩埋。据统计,我国有近40%的年青人家里不藏图书,即使“藏”有图书,那些“世界名著”上的灰尘说明主人并不看书;即使“藏”有图书,那些“影视名星”的艳照说明主人的审美趣味。

    那些“先富起来”的款爷们,他们更没有闲暇去光顾书店。他们可以花去万元办一桌酒席,花上百万装修一处豪宅,花上数十万买一条哈巴狗,但他们不愿花几十元买本书,花几元钱订份报纸。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先富起来”好像并不是看书看出来的。

    绿洲正在萎缩。萎缩的不仅仅是书店,而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肌体的健康,是一个综合平衡系统。中医最爱说的一句话:精、气、神是健康的标志。精足、神满和气盈是阴阳协调所致。拿进补来说,除了山珍海味还应有五谷杂粮,除了腴鲜厚味之外,还应爬山游泳。

    精神的健康,也是一个综合平衡系统。

    常见一些报道:在国外的“漂洋族”里,并不多是住在金屋与银居之中。其中一部分,他们为生存,也学会了坑、蒙、拐、骗。先被洋骗子骗,后骗自己的同胞。在台湾的“大陆妹”,在巴黎的“中国妞”,甚至在人口只有两百多万的马其顿,都有华人卖淫者的身影。“窝里斗”成为一道在“漂洋族”中特别刺眼的“风景”。难怪,罗马的某些街区,当地居民写出了“中国人滚回去”的标语,即使在最为平和的西班牙马德里,也出现了这样的标语。

    绿洲消失了,精神消失了,生命的尊严消失了,做人的人格扭曲了……

    当我们从爷爷奶奶那里传承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祖训,被当成“四旧”抛弃之后,当羞耻的堤防在金钱冲刷下崩溃之后,当美丑的天秤被颠倒之后,当“诚信”与“爱国”被讥讽嘲笑之后,我们新、旧的“道德”衣服就被一件件从躯体上剥光,原本赤贫的身躯,只剩下**裸的原始、蒙昧和贪婪。

    绿洲消失了,包括了我们人生的价值取向。

    人口众多,加剧了生存的竞争,而竞争又演变成“窝里斗”。

    穷困使人目光短浅,所谓“衣食足而礼义兴”。羞耻心的丧失,最先丧失的是人格,同时丧失的是国格。

    教育的滞后与落后,阻止了生命平衡的通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