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本书: 享受愉悦的阅读之旅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2/2)

    ⊙内容提要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它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著作。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用编年的方式记述历代君主的政迹;书是天文、水利、地理、经济、历法等各类典籍文献的记载;表是以表格的方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世家叙述世袭贵戚及孔子、陈胜等人物的传记生平;列传是各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通过这五种不同的体例的相互补充,《史记》构筑了前所未有的“纪传体”史书体系。它的纪事时间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余年,是中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

    ⊙作品影响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作,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开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

    《史记》是含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伦理、道德、宗教、文学、天文、医学等各种门类的百科全书,它最为称道的是其文学价值。首先,它成功地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几乎涵盖了各种行业、各个阶层,有妙计藏身的食客,有威仪四方的王侯将相,有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领袖,有家财万贯的富商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其次,它具有浓郁的诗意,强烈的感情,爱憎分明,极富感染力,比如对荆轲的敬佩,对屈原的同情,对刘邦的藐视,都掺入了深厚的感情。再次,它的语言浑厚,气势沉雄,将中国散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唐宋八大散文家无不标举它为典范。它在文学上的成就,可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相媲美,而且毫不逊色。

    此外,《史记》的众多人物原型为后世的小说、戏剧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史记》已通过它的文学渗入到中国和中国人的思想中去,无声无息,成为最能代表中国文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书。

    ⊙精彩篇章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延伸阅读

    《战国策》由西汉初年刘向整理成书,记录战国时期至秦朝约240年的历史,言辞澎湃,极富张力,文采斐然。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有许多文字直接取材于这部以记述纵横家言论和事迹为主的书。

    《汉书》是东汉班固所著,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叙述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断代历史,文学成就也很高。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所著,共六十五卷,记述三国时期六十年间的重大史事。这部书在纪传体史书中较为特别,它由《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组成,起初单独成书,至宋朝合为一书,称《三国志》。

    《后汉书》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范晔所著,今存120篇,分130卷,记述东汉196年的历史。其书文辞华美,议论中肯,颇具见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