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本书: 享受愉悦的阅读之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必读理由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史学书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展示和构筑中华文明的杰作

    跨越文史界的不朽巨著

    治国安邦、为人处世的最佳教科书

    不读《史记》,难以深刻了解中国人思想的“根蒂”之所在

    作者:司马迁

    国别:中国

    类型:纪传体通史

    成书年代:西汉,前91年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史记》,岳麓书社,2000年

    ⊙背景搜索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历史都深有研究。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举家移至长安。司马迁三十岁时开始漫游全国的生活。《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来以后,司马迁仕为郎中,奉使两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又因侍从汉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去世。临终前,司马谈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托付给了司马迁。三年后,司马迁正式继任父职,时年三十八岁。为完成父亲的遗志,他广泛搜集资料,于公元前104年正式开始撰修《史记》。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因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进行辩护,触怒汉武帝,被下狱并遭受腐刑。这样的屈辱和摧残使他想到了死,但他以完成著作为宏愿,忍受心灵的折磨和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这部用自己灵魂、心血和生命浇铸的《史记》,前后用了大约18年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