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县绵山“云峰古寺”被日军焚毁后的惨状
——采自《侵华日军在山西的暴行》(**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在介休、灵石和沁原三县交界处的绵山,又名介山,相传春秋时晋臣介子推曾隐居于此。绵山的主建筑抱腹崖云峰寺建于唐代,建筑群巍峨壮观,奇特无比,寺外石级长梯直通山门,抗战前,每奉农历三月十五至四月十五,举行盛大庙会,远近数十县,前来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1940年1月10日,日军在该寺捕捉隐藏的抗日战士后,用燃烧弹点燃焚烧,火苗冲起三十余丈,把抱腹崖顶的石头都烤落下来,寺内铜钟也被烧化。大雄宝殿、千佛殿、子孙殿、介云祠、老君堂、伽兰殿等十余处精美的古代建筑,泥佛神像,以及许多珍贵的匾额、楹联、绘画、墨迹等都化为灰烬。**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侵华日军在山西的暴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1939年8月28日,日军血洗江苏连云港花果山,著名古刹三元宫被焚。该古刹以三元宫为主体,计有南天门、武圣庙、九龙庙、茶庵、灵观殿、自在天、长生庵、乌云阁、大悲庵、屏竹社、团圆宫、海天洞、艺松堂、玉皇宫等13处房屋,形成有175间殿宇的建筑群,经日军的三次放火焚烧,除灵观殿尚未烧掉,其他都毁于大火。三元宫和各庙中供奉的精致木雕三元大帝(尧、舜、禹)、十八罗汉等上百尊佛像,以及珍藏的佛经千卷,也被烈火吞没。江苏:《连云港文史资料》第4辑,1986年。
1939年12月15日,日军在江苏省扬州地区大肆纵火,著名古建筑金寿公所葬身火海。该公所位于江苏扬州市泰兴口岸镇西北福星桥东侧,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公所西南有大门楼3座,门楼上均镶嵌石浮雕,房屋基础用4米长原木夯打梅花桩。正房、大厅均系九架梁翻卷结构形式,四周回廊,均雕梁画栋,正屋内墙绘有彩色壁画,该建筑群计有各类房屋一百一十余间。日军在泰兴地区抢劫屠杀之余,复以大火焚烧,金寿公所不复存在。
1940年5月9日,新安镇日伪军突然袭击新沂五华顶,把五华顶上的古寺——全潮律院付之一炬。古寺在新沂是首屈一指的梵王宫殿,光绪年间,挂单僧人经常有五六百人之多。火从大雄宝殿放起,一步楼、藏经楼、方丈、祖堂、板堂、腰殿、东西配殿、前事禅房、香积厨等随之起火。庙中几十棵合抱的古柏,也着起火来,火光烛天。殿宇僧寮尽成瓦砾,文物经典化作灰烬。毁于这次兵火的,还有宿邑名士徐用锡(翰林)、臧锡略、张鹤舫等人在一步楼上书写的墨迹;有石涛和尚的四幅山水,这更是无价之宝;有慈禧钦赐的半部《藏经》;有大雄宝殿上的三世佛,丈六金身,妙相庄严。
1941年5月,日军第二次入侵惠州,放火烧毁了西湖周围的名胜,如栖禅寺、永富寺、元庙观等古迹。
1941年8月,日军在江苏东台白驹烧毁庙宇165间。
1943年3月10日,日军进攻湖南省华容县南山,将有2000年历史的大禹殿和文昌阁烧成了一片废墟。
1945年2月13日,日军第五师团坂田旅团侵犯广东始兴地区,日军百余人火烧东湖平窖背大围楼。大围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年代久远,规模宏伟。日军用几十桶火药点烧,烧了一个通宵。日军撤出后,在村民的尽力抢救下,仍被烧毁房子30多间,围楼四周走廊、楼梯、炮楼全部烧毁。
日军在沦陷区扫荡、清乡,许多颇具价值的古建筑也因此遭殃。如日军盘踞山西方山期间,就有76座古寺庙遭焚毁。
在焚毁中国古代建筑的背后,往往有日军不可告人的企图。伴随日军占领或扫荡而来的必然是疯狂地抢劫,中国古建筑中往往附有价值连城的文物,日军受其贪欲驱使,四处抢劫,搜括中国文物,为掩盖其抢劫中国文物罪恶行径,在大肆抢劫之余,复将古建筑或文物收藏所付之一炬,日军对内蒙古召庙王爱召古建筑的毁坏便是一例。内蒙古召庙王爱召,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是鄂尔多斯草原蒙古族人民宗教与文化中心。该庙气势恢弘,整个建筑吸取汉、藏各族寺庙之精华,占地约50亩,庙亭259间,正殿49间,正独瓜(蒙语,意为法轮殿)81间。两旁建有钟鼓楼,山门口有四大天王殿,北面有十殿阎君。正殿后面有喇嘛塔3座。院墙外建有9座大庙,内供奉伊克昭盟七族祖先等共13座塔坟,各塔坟大小不一,形式各异,全部采用银质建造,并镀金裱。此外,庙中还存有吉农汉使用过的银制镀金的马鞍和弓箭。1941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四),日军铁蹄踏进王爱召,疯狂搜索各种文物,经日军三天洗劫,嵌有宝石的释加牟尼银质佛像,珍贵的经卷,银制镀金的马鞍、弓箭,以及各式壁挂、地毯等被抢劫一空。为了掩盖其抢劫王爱召的罪行,18日清晨,日军在召庙各建筑物上浇洒汽油,堆遍干柴,进行焚烧。这座我国内蒙古民族文化、宗教中心,中华瑰宝遂成一片废墟。孟国祥、喻德文:《中国抗战损失与战后索赔始末》,安徽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108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