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识见的好官,他无疑得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喜好而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诚然,为了讨好主子,他也许还要不惜牺牲某些跟自己关系并不紧密结合的东西。这在古代的官场上,可谓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有着良好家世的北宋大臣钱惟善,在驻守洛阳时却居然为邀宠而进贡牡丹花,这事自然就被大文豪苏轼愤怒地指斥为:“这无非也只是宫妾爱君之道罢了!”因此,他愤然所写《荔枝叹》里的“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所感叹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当年,杭州人钱惟善随着身为吴越王的父亲钱俶一起投奔宋朝,在政治上得到了重用;而他跟杨亿、刘筠等人开创的所谓“西昆体”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也有着一定的地位,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它的消极影响却也不可低估。尤其值得一说的,爱好做官而且也确实做上了大官的钱惟善,当时被人们称为“官兼将相,阶、勋、品皆第一”的结果,1却正是有着多方面原因。不仅因为他有着绝不平常的家世,而且他还跟作为当时北宋的实权人物、垂帘听政的刘太后结成了姻亲。他从翰林学士、枢密使、保大军节度使,一直升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一职,便跟他这些“过硬”的政治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然而,业已在宦海浮沉了几十年的钱,终于碰上了令他尴尬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后台靠山刘太后驾崩了。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仁宗便开始了亲政,他当即在朝廷上着力廓清刘氏的党羽。这样,作为刘氏姻亲的钱,自然也就在劫难逃了。该年九月份,钱以擅自议论宗庙的罪名被撤销了平章事的职务,并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即随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随县)。紧接着,他的爱子钱暧也被罢官。更为严重和难堪的,跟他有着姻亲关系的郭皇后也被废弃了。所有这些,都使钱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2以致他心中真可谓惶惶不可终日。
自知政治生命行将结束的钱惟善,面对着原本明媚的春光却再也无心去欣赏,也提不起心情去欣赏了,只是拥有了一种没落的情绪。此时,即便面对最为漂亮的歌儿舞女,他的心情也提不起一丝快乐的劲儿,于是他不禁提笔写下了一首《玉楼春》词,来作为对自身难以把握的命运的慨叹: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