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领袖**曾写有《如梦令·元旦》一词,其中有句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他这首词中所充满着的革命豪情和乐观情绪自不待言,但他是否是从被世人称为神仙的葛长庚的词作里得到某些暗示,却就难说了。因为那位自称“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1的仙家一样人物,早在宋代时便有了与毛公相应的句子。
要知道,葛长庚可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就说上述他这首《三台令》词吧,葛即为名儒朱熹题画像时使用过;而在给他自己题写时,也用了这同样的词句。只是令人惊奇的,他却自称大凡世间有字之书是没有不读的。
原为福建闽清人的葛长庚,后来随家人到了海南定居,似乎也可谓是最早的南下“淘金”族了。他从小就极为聪明,七岁时即能写诗作赋,十岁便参加童子考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且他又善于绘画人物及花鸟等,被人称赞不已。至于文人们爱喝的酒,他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但很不幸,他父亲不久就去世了;紧接着,他母亲竟改嫁给白姓人家,并让他也从白姓而成了白玉蟾。2所以,《千家诗》里所选的白玉蟾诗,其实就是葛长庚的作品。
由于遭受家庭这一系列变故,他因此无意再去应举,遂弃家漫游海上,跟随陈翠虚学道九年,并尽得陈的神妙道术。宁宗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葛被召到京城,由于应对称旨,他即受封为紫清真人。忽一日,人们因不知他行踪所在,竟传说他定然是仙去了。
这位被世人称之为神仙的葛长庚,其实,他除了善写怀古词,用以表明对世事的深沉看法——当然,这也足以表明他并不只是一介忘怀人世的羽流——之外,更为令人深思的,他还擅长填写一些儿女情长的作品,令人觉得别有意味。
葛长庚存留到现在的作品很是不少。在他这众多作品里,描写儿女情长的居然占有相当高的比率。如《水龙吟·采药径》这样原本属于记述道士出尘方外生活的作品,他也禁不住“手痒痒”地写起那种深切的儿女情来:
云屏漫锁空山,寒猿啼断松枝翠。芝英安在?术苗已老,徒劳屐齿。应记洞中,凤箫锦瑟,镇常歌吹。怅苍苔路杳,石门信断,无人问,溪头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