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六章 民间(2/2)

    伴读梁明印象中伴读最出名就要数康熙了,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杂编野史中,他的那几个伴读都是很扛劲的。在梁明看来,王子太子的伴读那就是为他日后找的帮手,这些个伴读身世清白又要和官场没太大的绊脚,在中华国想找这样的还真能找出一批来,山东起兵时阵亡兄弟的遗孤就是最好的人选。

    虽然那个时候有妻小的很少,但还是有那么一批的,作为大秋岛义军的核心力量,征战时也确实折了一些。这些人的妻小如今都被中华国养了下来,可以看做是中华国嫡系,而且同官场上的联系很小。

    “好啦,好啦。”轻轻的拍了拍泪眼带花的璐娘,梁明决定了这事——放弃,看老婆那架势他也知道朝堂上的阻力会有多大。“算我没说,这事就全当没有,好不好?我多替晋儿选一批伴读就是了。”

    梁明要比自己老婆想得远,王长子到民间上学那五个太傅就要辞去几个,所以事情一定会弄到朝堂上,那个时候似乎也隐藏不下去了。这样一来……,加上璐娘的担心,还是算了吧!这事情梁明想的有段日子了,却一直没深入,都是敷料的想了一下,看来还是不大可行的,东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太大了。这一段大纲上没有,想的有点潦,各位见谅啊!

    这对中华国最尊贵的夫妇在谈论孩子的“学途”,但两人并没有关注多少教育,他们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孩子。可有的人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文教部的部长宫强。

    文教部算是个冷衙门,早先名学部,建阳三年改为教育部,五年再改为文教部,虽然几经更名,可不变的还是本身的冷清。建阳五年大考前后火了一段,建阳八年的大考也有所回热,可到底还是一个冷衙门,油水不多,人情更少。

    可宫强很满意这个位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料。作为最早一批投靠的士子,而且有着实打实的举人功名,宫强的资格在中华朝算是够份了。凭他的人脉或是资历,五年前就完全可以趁着大考的火热跳出来,就算是做不了部长,品位也差不到那里去。可他没有,依旧老老实实的待在文教部,勤勤劳劳的做着自己的活,在一摞摞厚厚的资料中扒扎着。

    与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展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还需要大笔资金做后盾。但中华国地域广阔,这一方面就需要政府出大资建立一批公立高等学府。比如说现在的九所高等学府,中州有两所,余下的每一省建一所。

    民间投资筹办私立专业学校来以弥补国家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这是中华国极力提倡的,但其中关键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师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