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节 山东的私盐
    ps:新书,收藏推荐加点击,请多多支持!

    在床上躺了三四天,梁明就已下地了,虽然还干不了重活,但地上行走还不是问题。他并没有外伤,主要是在海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又被海风一吹,寒气入体。几日的休养后,已无大碍。

    这些天里梁明对成山庄也有了大概的了解,说是一个庄子实际上只有二十三户人家。庄西头有七八十亩盐碱地,根本打不上收成。庄子里的人家都是靠下海打渔维持生计,另外有一个外快就是煮私盐。

    几块贫瘠的土地什么也干不了,可人还是要活不是,单靠打渔虽能顾住口食可每年缴纳的钱粮是挣不来的。所以都要想点别的出路,这煮海水熬盐就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离着海边这么近,就得靠着它赚点温饱钱花。一担盐,一百二十斤左右,可以卖得三钱银子。海水取之不竭,柴草也不缺,三钱银子贴补家用可是不少,每月怎么着也能熬出七八十斤,这一年下来二两银子是到手了,出去缴纳的皇粮,过年时也能只买些年货。

    荣成县西面的文登就有一个大型盐场,而打听到文登梁明也知道了威山的具体位置,他也没漂多远就在威海的东面,这个荣成县应该就是新中国的山东荣成市了。而如今威海还是个无名之地,归属于文登县管辖。

    这文登县的盐场是大清国立的,而荣成只有灶丁和滩户并没有设盐场,只是有个收盐点。成山庄所出的私盐主要是由荣成的灶丁收购,看成色每担二钱到四钱银子不等。他们在转手卖到收盐点,每担也就赚上个半钱银子,这不过是个零头,大头都被盐场拿去了。

    盐场所出的官盐每担是一两五钱,而私自卖出的则在二两上下,一出一进获利之丰难以想象。

    虽然历朝历代盐铁茶专卖,凡是私下贩卖的都是重罪,而且这重罪的程度基本上都是砍头,绞,就是为了保证官府专卖的利润。可是有利润的东西,必然有人要铤而走险,比如说是贩盐。

    崖头镇便是荣成的收盐点,文登盐场的干事在此地收集过后集中运往文登,同时也是众多私盐贩子的目击地,因为那里也有各家盐商的客号。

    在灶丁手中二三钱银子的粗盐,到了崖头至少也能翻上一倍。

    王石就干过这一行,这点让梁明很是不解,这可是杀头的事情,王石怎会如此轻率地说出口来,而王朱氏也不见丝毫的惧意。这其中必有内情,不可能单单是因为相信梁明不会出卖自己的救命恩人。

    几经思量,梁明终于找了个机会向王石询问。而事实的真相大大出乎了梁明的预料。

    有清一代山东从事盐业生产的人员数量极多,康熙初年山东盐场灶丁总数已达215万人,这只仅仅是盐场的灶丁还没算上民间的滩户。

    清初山东盐场19场旧制,后来屡加裁并,并为八。其产盐行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困扰了山东官员数百年之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