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训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9章 构建创新型组织:创造新事物是企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1)(2/2)
    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新经济时代全面来临,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已取代其他多种因素成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本。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永远寄托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员工身上。美国的一位管理学家据此认为,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跟员工要准时上下班一样重要,只有将创新培养成为员工的一种职业习惯,企业才能有勃勃的生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很多现代企业都把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但事实表明,没有恰当的管理理念和配套的激励机制,仅仅是金钱的刺激和职位的诱惑,远远不能达成建立创新型组织的目的。

    1.创造力的内在动机原理

    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特里萨·m·阿马布勒通过研究发现,热情和兴趣(对做事的内在渴望)是员工创新的全部动机。比如,一位从事凝血药物研究的科学家,如果他本身对血友病(一种因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而导致的出血症)有强烈的研究兴趣,或者他觉得研究血友病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挑战,那么给他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就能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并在研究血友病的过程中自觉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创新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所以,阿马布勒认为,当人们感觉自己主要是被兴趣、满足感和工作本身的挑战(而不是由于外在压力)所激励时,他们将更加富于创造性。这就是“创造力的内在动机原理”。

    “创造力的内在动机原理”要求企业管理者掌握员工和工作岗位的详细信息,以便把有兴趣、有能力的员工安排在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但收集和了解相关信息是一件很困难也很耗费时间的事,尤其是当企业规模较大,人力资源状况和工作组成相对复杂的时候,情况更是如此,所以这是企业管理者无意识地扼杀创造力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没有尽力收集和了解必要的信息,从而不能将员工和他即将从事的工作很好地联系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员工与企业管理者都不满意。毫无疑问,只有一名员工被安排在正确的工作岗位上时,他才能受到激励,肯于接受挑战并乐在其中。在这种状态下,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性的,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自动得到改善,而并不一定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进行鼓励和引导。

    林克斯·托瓦兹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之一,他不仅是风靡全球的linux操作系统的发明人,更是一个极具创新意识的“自由主义者”。美国《时代》周刊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有些人生来具有统率百万人的领袖风范,而另一些人则是为写出颠覆世界的软件而生。唯一一个能同时做到这两者的人,就是林克斯·托瓦兹。”在《时代》周刊根据读者投票评选出的“20世纪百位最重要人物”当中,托瓦兹居然排到了第15位,而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就开始霸占“全球首富”称号的比尔·盖茨不过才排到第17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