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用人术(上)(7)
搜集人才
曾国藩非常重视人才的搜集。他认为:“不广开登进之途,则将来难收得人之效。”他的基本原是“广收、慎用”,是“取之欲广,用之欲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用人原则。取之欲广,强调的是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干大事业的领导者,一个地方的督抚,储备的人才越多,使用人才的空间与选择的对象也就越多;用之欲慎,强调的是人才使用的慎重态度,用人关系事业的成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统驭苟非其人,精卒亦归无用”,“得一将则全军振兴,失一将则士气消阻”,人才的使用是国家的大事,不能不慎。
初办团练之初,他就非常重视人才搜集。这一时期,曾国藩搜集人才的重点是军事指挥以及为军事服务的后勤人员,特点是自己去找,而且很困难。造成搜集人才困难的原因有四个:一个形势不明,当时太平军势如破竹,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清军望风披靡,形势一边倒,很多人虽然想出来做事,但是担心走错路,靠错了边,因此心存观望,举棋不定,一旦等到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人才就会大摇大摆出来做事。二是当时需要人才的地方很多,人才可选择的范围多。曾国藩想选择人才,人才也要选择他,存在互相选择的问题,有点像战国时代和当今时代,主客互选,有些人对曾国藩缺乏信心,搞不清楚跟着他有没有出息,当然不会贸然为其所用。三是很多人对自己缺乏信心,就像左宗棠这样的大才,开始也不想带兵,不想轻易一试。郭嵩焘是他的好朋友,1852年,曾国藩在家办理丧事、服孝的时候,就是他跑到曾的老家湘乡苦口婆心劝他结束丁忧,去长沙帮办团练。可是当曾国藩真正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这位先生自己却躲起来不愿意同他一起干了。为此曾国藩专门给他写了几封信,要求他出山。这里选择一封,全文抄录如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