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章 缜密细致的践行术(6)
    第九章缜密细致的践行术(6)

    这里,他把置办武器作为综理的重要内容。武器是军队的生命,是军队胜败的物质力量。因此对于器械的保管、维修、采办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切实抓好,抓到位。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领导者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改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条件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强自身,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障。基于这个认识,当1857年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的时候,曾国藩对他弟弟的基本要求就是“整顿营务”。他说:

    弟此刻到营,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弟信中以各郡往事推度,尚有欲速之念。此时自之治毫无把握,遽求成效,则气浮而乏,内心不可不察。

    自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与清朝经制兵相比,湘军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互相求援。一支部队遇到困难、遇到危险,另一支部队要坚决支援。这是湘军的制度、纪律;但是尽管如此,曾国藩还是认为依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他认为要想取得胜利还是要靠自己。他曾经对善于打野战的鲍超说:“凡他处调来之营,皆不甚可靠,总宜专靠自己。”有两个原因,一是未必能战,特别是新调来的队伍,对当时的形势未必清楚,对敌人的特点未必掌握,因此未必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二是未必真心支援。湘军中也发生过吴翔冈、唐桂生不支援友邻部队的事情。

    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整顿营务是基本功夫。整顿营务的内容很多,除了上述所说的改善条件,还包括军队安营扎寨、平时的训练、思想教育、培养精锐等等。

    磨刀不误砍柴工。曾国藩极其注重军队的平时训练。训练的过程实际是培养熟练、优秀员工的过程,是培养精锐的过程。现代企业注重员工的培训,意义也在这里。对于训练的重视,曾国藩提到很高的位置。没有训练的军队,不容许他们守城,更不许上第一线作战。他在写给李昭庆的信中要求:

    至北岸之事,不敢遽求速效,各城守具,皆当预为持久之计。兹再解子药各五千斤,火绳五千盘,专送尊处。望与各营哨再三讲求,无事时总以操演为要,切不可一刻抛荒。操演如窗下作文,打仗如场中应试,窗下十分本领,场中不过做出五六分。若窗下全无功夫,临场断难侥幸。任凭近城贼氛如何猖獗,苟非直逼城下,操演尚不可间断。操演之法,《劝诫浅语》中虽只数句,却尚切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