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 高远浩大的胸襟术(4)(2/2)
    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咸丰三年(1853)为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大致每亩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后来在全国各地征收。厘金最初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坐厘有埠厘、门市月厘、铺捐、落地厘等名称,是对商店征收的交易税。此外,还有先捐后售的出产地厘金,如对丝、茶、土布在出产地所征收的产地捐。曾国藩东征后在湖南、江西、广东设置厘金局,征收厘金,用于军费开支。江西厘金一直是曾国藩在支配使用,沈葆桢上任不久,要求督抚平分厘金。两人官司打到了北京,北京的许多高官,包括他的好朋友倭仁等都对他产生了质疑。朝廷评判的结果是“各分江西厘金之半”。对这个结果,曾国藩当然不满意。但是他能够委曲求全,他在日记中自我解嘲道:

    日内因江西藩司有意掣肘,心为忿恚。然细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臣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励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