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一个全局意识非常强的领导者。他组织湘军,最初的出发点就是“大局”。1853年,湖南组织3600人出湘奔赴江西“剿贼”。这3600人,共分三支:江忠淑率领新宁勇1000人,从浏阳支援江西;朱孙诒率领湘乡勇1200人,由醴陵支援江西;夏廷樾、郭嵩焘、罗泽南率领1400名兵勇支援江西。这是湘勇第一次出境“剿贼”。7月24日在南昌与太平军交战,湘军受到挫败。营官谢邦翰,易良干,罗信东,罗镇南以及80多名湘勇战死。这些战死的湘勇,大多是罗泽男的弟子。这次失败,激发了曾国藩的斗志。
这以后,曾国藩招募了一支军队,王鑫也组织了一支。王鑫的叫湘勇,是后来的老湘营。在分析、对比王、曾募兵的动机和出发点时,曾国藩说:“男系为大局起见,璞山系为复仇起见。”
所谓大局,就是当时太平天国已经建立,并且基本上战略了江西、江苏、浙江,以及湖北、安徽大部分土地。湖南的江忠源正受命前往江西征剿太平军。王鑫是为了替朋友、同学报仇;而曾则是为了支持江忠源,为了征讨大局。王鑫组织2000人,自己带领;曾国藩要训练1万人,是因为“以江岷樵麾下人少,必须万人一气诸将一心,而后渠可以指挥如意所向无前。”王只招湘乡人,而曾则“兼招宝庆、湘乡及各州县之勇”。
曾国藩的大局意识,表现在处理矛盾上,是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想让事情闹大。他最初在长沙训练湘勇,但是当时长沙的正规清兵根本就看不起湘勇,摩擦时常发生,有一次竟然冲进曾国藩的办公室,差点闹出大的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无谓的冲突再次发生,曾国藩干脆移师衡阳,不在长沙练兵。看上去曾国藩是在逃避矛盾,其实他这一逃避,正符合古人所说的以退为进的领导艺术,衡阳没有多少正规军,又是曾国藩先祖居住地,自然办起事来方便得多。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