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宠辱不惊的时间(2/2)

    记述孔子言论的《论语》、后来的《孟子》、《大学》、《中庸》以勃然进取的姿势从此界定中国文化入世的主流;而孔子的“本体”说,则从《十翼》著作中体现。“子不语,怪力乱神”,只是告诉人们讲述形而上的道理,只适合那些能真正到达那层境界的人;并不是他不懂,而是说的对象有选择性。

    人与这个世界,人与人,甚至宇宙,时间空间,完全是形而下层面在起作用,后来便慢慢形成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种形式,正面的教育由儒家完成。

    时间的厨房,死亡是一把菜刀。只有经过它,生命的醇美甘甜才能飘散。只是啊,对于死亡而言,在时间的层面,它已不复存在。有“生”,其实就是“死”,在默默中,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死去,躯体在逐渐老去。我们的一生是完整、不自觉享受死亡的过程,在我们每一刹那接受死亡的过程中,再提及死亡毫无意义!这不正如慧能六祖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语的另一层妙用吗?

    我们只拥有属于我们的时间,后面的过去了,包括苦难、幸福让它彻底地遁入时间;而拥有前方滚滚而来的时间,即是珍惜生命的过程。消失的时间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它在不断死亡;即将到来的时间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它在不断重生。

    生命究其然是时间体现作用的一种方式,在时间面前,选择有无数种,其根本的态度,一个“放下”或“舍弃”可以概括。坐着时是时间,躺着时是时间;快乐欣喜时是时间,忧伤愁苦时也是时间。前人言“时间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治愈一切的伤痛”,其实道理就在这儿。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一种灿然光明的心态,把一切的不快归结于走过的时间,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托付给即将到来的时间,那对我们的人生来讲,是一道有多种解法的方程式,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更有余地。

    观心自照:宝觉禅师诗云:黄花漫漫,翠竹珊珊;江南地暖,塞北春寒。游人去后无消息,留得青山到老看。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时间空间的改变,使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改变,禅心亦是如此,它不是用来改变生活的,而是看清生活的真实。与“禅心”相对的是“凡心”,也就是凡俗的心,是一般人眼见的世界,是迷惑于世界的变幻,禅者不同的是在这种变幻中看到了真如,体会了不动的一面;亦如时间在表现上不为境况转动,有如行云不被高山所阻挡,流水不为树竹妨碍,踏雪而过了无痕迹。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为猪栏的理想。”活着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它包括启程与到达两大命题。如今,当活着不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后,怎样活着,怎样在大风浪或平凡琐碎中,还能鼓足勇气和力量,健康、坚强、乐观并如愿地活着,似乎每个人都有其一套活命哲学。即使我们还不能做到彻底听天由命,随遇而安,让内心获得一种绝对的自由,但总体还是随大流,从世俗。因此我赞同《庄子》中真实地活着,以及珍惜生命、不为种种身外之物所役使的人生哲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