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变革与制度调整(1)(2/2)
    5

    参加会议

    11

    6

    做出决策

    10

    7

    阅读及其他进修

    10

    8

    激励部属

    6

    9

    批阅文件

    5

    10

    创造活力和保持士气

    3

    如果绩效变革对管理者确实造成了新的额外负担,并达到一定程度,则一定要放慢节奏和降低标准,比如将超越考评(对员工超过预期的工作的考评)的周期由一个月调整为两个月,将履职考评中综合考评的周期由一个月调整为一个季度等。

    组织与员工的适应性调整

    卓越绩效方式本质上是内向型的、对内完善机制和管理方法的思想和工具,更加适合渐趋成熟阶段的企业应用。在这个阶段,企业暗中发生变化。

    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

    中国企业发展到现阶段,占成功因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机遇和外部资源。因此,获取机遇和掌握更多的外部资源,事实上左右着企业最高层的工作方向。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看似强调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地引进各类管理理念和工具,其实质仍然是从外部获得机会和资源。但是,这种情况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内在的竞争力才是核心的、可持续的竞争力,这个事实和规律已经逐渐得到更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从单一追求成长规模转向规模与成长质量并重

    中国企业必须面对从粗放的“渔猎社会”到精耕细作的“农耕社会”的转变。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直是靠粗放的资源高投入、人海战术、牺牲各阶层劳动者(包括高层管理者)的生活品质获得的。这种发展模式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极难掌控的特点,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不注重内部管理,没有真正地关注量利平衡;没有向结构优化要效益;没有真正关注人的因素。“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口号已经沦落为低俗的自我推销手段。如果要评选目前中国企业应用最普遍的管理方法,毫无疑问就是“口号管理”、“概念管理”。企业界喊口号,理论界炒概念,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

    从“政治家”转向“职业经营者”

    职业经营者素质要求如图7—1所示。面对剧烈变化的环境,企业领导者需要时时反思自己的品格、个性、能力和习惯,需要从个人的成功转向团队的成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革命和重塑,加强领导力建设。参见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讲座资料,2008。

    图7—1职业经营者的素质要求示意图①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适应性调整包括两部分:本源性目的的转变和资源分布的转变。实现这样的转变,一是需要高层管理者从仅关注外部到内外并重——并不是形式上的转变,而是实质上的转变,即内部变革不是做给外部看的,不是“面子工程”、“公关手段”和“营销策略”;二是需要高层管理者从“政治家”向“职业经营者”转变,从闯世界的“男人”向居家的“女人”偏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部管理上——至少在领导层的分工上,设立常务副总裁、行政总裁等类似的职务,具备负责内部管理和变革的职权,改变副总裁各管一摊,只有配合没有统属,一切等待最高领导裁决的传统方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