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成熟组织全员绩效管理的推荐模式(7)(2/2)

    6负责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负责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以及劳动合同签证工作,负责劳动合同中止、终止各项手续的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台账管理数据库。

    7负责公司员工劳动争议的协调处理工作。

    8负责公司其他用工形式员工的管理工作。

    9负责公司劳动保护的计划控制管理、劳动保护预算管理。

    10负责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1负责残疾人事务管理以及对外业务处理工作。

    12负责公司人员基本信息库及人力资源网站的维护工作。

    由上表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这个岗位本身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已经很多,而实际工作的范围又远超出岗位说明书的规定;第二,我们必须承认这是能够容忍的、属于正常范围的履职情况,在任何组织中,相对优秀的人员均不可能只负责规定做的事情;第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以“kpi”或“工作计划”作为载体实施的考评是无效的,因为考评是风向标,如果硬要从职责中提炼出“kpi”来考评,则绩效的“局部最优化”效应马上显现,整体的绩效反而不彰。因此,对这类组织和岗位,必须以综合考评为基础。

    如何设计综合考评?综合考评必须兼顾业绩、态度、能力,而不可有所偏废,又不能严格区分为业绩、能力、态度量表或指标,否则考评成本将急剧增加。推荐的解决方式之一是表4—5所列出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积极性、协作性。这是从一个上级的角度看过去,经过多年的验证,被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最强的组合形式。作为一个上级,设想你所满意的下级:“如果他们能够完成本职岗位,没有积压,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我插手,不需要别人援手”;“如果他们工作严谨细致,没有纰漏,不需要我在后面打补丁”;“如果他们能够自己去做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不需要我盯着他们”;“如果他们之间能够相互帮助,配合默契,不是老需要我在中间协调”;他们的履职态度、能力和结果就到位了,综合履职就过关了。

    应该如何实施综合考评?如果有这样一个四子项的量表,让直接主管去实施评价,在正常组织氛围范围内的组织中,各级主管开始一般会选择“4”,但最终会全部选择“5”,这是由人性决定的——考评者需要讨好下级,以便与下级和谐相处,出现这个结果没有什么太大的疑问。问题是,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考评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而如果简单粗暴地规定“强制分布”,则会引发更加复杂的政治游戏,浪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技巧上进一步完善:当选择“5”和“1”这两个选项时,考评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菜单,提示考评者用“关键事件”简要说明,为什么在这个考评周期内,这个部门或岗位的这一项特别突出。实践证明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技巧,它为解决管理中的心理难点提供了两个工具。一是给了双方一个台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白领是靠“面子”管理的,而不是简单的物质激励(巨额的另当别论),白领更看重一般的物质激励后面的“面子”。如果有了这样的一个制度规定,对于没有获得“5”的被考评者,他会说“公司规定正常就是‘4’,选‘5’的话领导还要打报告”,从而为自己找到台阶,留住面子;而考评者也会说“伙计们,不是我不给大家选‘5’,而是公司规定一般就是‘4’,选‘5’我还得另外打报告”,从而给自己一个台阶。二是给主管一个激励工具。在成熟组织中,常见的情况是:直接主管(非业务部门)手中的激励资源非常贫乏,工资奖金往往由人事部门按照一定的方式直接计算到员工个人,直接主管缺乏激励手段。而这个小制度的设计,为他们提供了激励的可能,对于他们特别倚重、贡献相对大的人,就可以借助这个渠道进行激励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