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跟自己较劲,却卷入了四角恋(1)
——要想得到幸福,必须成为戏里的主角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一直到老……”这是一首老歌,这首歌曾传唱一时,因为它的歌词很伟大,伟大到让人很难相信究竟是否有人做得到,因为据说爱是自私的,或者说爱是以占有为目的的。而彻底无私助人、完全脱离低级趣味、彻底纯粹的人是我们这个文化一直苦苦追求而且大力弘扬的。在爱情中,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在很多言情小说里被反复颂扬。一个女人为了让她的所爱得到幸福,宁可隐忍多年,直到为此病倒床榻,依然严守爱的秘密;一个男人为了让他的所爱得到幸福,宁可故意佯装混蛋,让他所爱的女人离开他而投入他弟弟的怀抱,而自己隐忍多年,直到去世前最后一刻,女人才知道……
这样的情节是多么的感人,以至于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可歌可泣的爱的“施舍者”。爱到这个份儿上,似乎就违反了人性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人都是自利的。一个人如果成为一个慈善家当然是很值得庆贺的,如果这个慈善家以自己的痛苦换来别人的幸福,那么这个事就会变得很可疑,他一定有一个强大的理由放弃自己很重要的一段关系。
我们的生命都有贵贱,我们的死也有鸿毛与泰山之分,按照这种不同量级,似乎我们的牺牲也有层次,这个层次的基本原理就是你的比我的更重要。“我是螺丝钉”的文化中,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配件,可以随时被更换,而且必须要心满意足。
如果一个文化不赞成为自己而活,那么其结果就是我们没有人为自己负责,而为别人也负不起应有的责任。
一个心理专家曾说过,人的痛苦主要是来自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我想要成为什么人和别人要我成为什么人的冲突。之所以会冲突,因为我们都需要成为乖孩子,而乖孩子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要有“眼力见”,要随时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其他人之后,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