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性管理第三守则 做人的潜规则:做对人才能做对事(7)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是最爱出风头的,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同事,当时领导分配给我们的工作,他总是抢着包揽到自己身上,其实领导根本就没有指定让他自己去做。有时候,领导分配给我单独做的工作,他也会积极地过来插一杠子,好像公司离了他不行,任何事都必须体现他的价值。
然而,真正需要吃苦受累的工作,他又躲得远远的,是不会去做的。风头全是他出的,好处也让他得了,苦劳全记在了别人的头上。当时我不是那种喜欢显示自己的人,只知道埋头写程序,处理一切交到我手上的任务,哪怕是同事们最不屑于做的事情。但是,领导却经常会说他很能干。
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成功依靠实力,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所谓的实力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是金钱、关系和学历。人们看待成功人士,往往只见到了表面,专注于他一时的运气和做成某种事业的客观条件,却看漏了他赖以成就大事的内部原因,忽视了他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多年的辛苦修炼。
换句话说,成功者有实力,也不一定就要第一时间展示出来。暂时的风头就像昙花一现,往往不持久。记得19世纪的美国诗人罗威尔说过的那句话吗?“只有蠢人和死人,永不改变他们的意见。”
★要想进入一扇门,你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项峰,你就必须低头弯腰做好准备工作。
明代的大政治家吕坤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邃观察,在他的《呻吟语》一书中说道: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意思就是说,人们对于聪明、精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关键是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古往今来将祸的绝大多数都是那些自恃聪明、卖弄聪明的人,喜欢外露的人,没有心里绝项聪明而表面上又深藏不露的人会得祸的。
他还说: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不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意思是: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