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销商政策制定“迷踪拳”(20)
☆产品编码标识、冲货重罚。
分析:这个企业严格保证大区代理制,重罚冲货,价格稳定利润高,对经销商造成诱因。
首次铺底10%——意味着第一次进货拿90万元货款,厂家给你价值100万元的货物,铺底赊销10%——经销商当然愿意。
第二次进货扣3%保证金——经销商第二次来进货(这个时候说明第一次货卖掉了,赚到钱了,经销商合作意愿较第一次进货时的“观望”、“试试看”有很大改善)——对不起,我扣你3%保证金;第二次你打款100万元,我给97万元的货,扣你3万元保证金。你说经销商给不给?给!为什么?前面还欠厂家10万元呢,而且一定是第一次卖完感觉能赚钱,才回来二次进货的。
第三次再扣你3%,给不给?给,为什么?前面还欠你10万元呢,第四次……到第五次、第六次,两家就“打平”了。可能第六次,就开始厂家欠经销商的钱了,经销商也能接受,首先因为他重复进货次数越多,说明他越认可这个产品,其次毕竟前面经销商也欠过厂家的钱。这样他心里就平衡了——这叫诱敌深入。
经销商政策制定技巧讲完了,有两件事情要向大家说明:
第一,这样做是不是不诚信。
尤其“收保证金”、“分阶段涨价”、“独家经销协议软指标”,几个招数可能会招来一些读者(尤其是经销商)的非议——这些方法怎么这么损呢?不诚信!
各位,在商言商,这个世界有很多人看起来在“不诚信”地做好事,医生要给病人截肢还要告诉病人“没事,明天就好了”,律师有时要给坏人作辩护。所谓诚信,关键看你最后做什么,能不能履行诺言和商业契约,能不能让你的商业合作伙伴赚到钱,中间的过程细节不必深究。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市场秩序更好,价格更稳定,经销商更加主推我们的产品,大家都有钱赚!
如果说这个过程中我们玩了什么招数,那也是阳谋,不是阴谋,最多算是预谋!
第二,不要用“公司政策”有漏洞给自己的业绩不好找借口。
经销商这个模块的内容,我在内训的时候面对业务人员一般不会讲——讲完常常把这个企业现在的政策漏洞暴露出来了,有副作用。
今天,我们看到很少有哪个企业的销售政策按照这些理性的原则去制定,原因有三个。
其一,这个企业领导的水平不行,他不懂得应该怎么制定政策。
其二,销售总监的打工心态——我这个总监就当两年,我要在我任期内把量冲上去,有些事情明知道有副作用也要做。
其三,销售总经理管的是全国市场,看的是整个全国一盘棋。不是仅仅看一个个的区域,站在全国总监这个岗位上,真的要考虑整体销量的增加。有时候明明正在养大户,甚至在纵容冲货,那也是“牺牲小你,完成大我”——为了完成大局稳定,牺牲个体利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