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销商政策制定“迷踪拳”(14)
这个政策,比较有经验的销售总监看完之后都会说:“不对!”
为什么不对?这个政策一旦执行,一定出现假单(就是经销商总共出货1000箱。比如厂家业务员只拿了100箱订单,但他跟经销商说:“老张,我向公司上报我给你拿了800箱,你自己只卖了200箱。”——经销商一定愿意配合他造假业绩,因为这样经销商可以多拿配送补助),假单的结果就是经销商会跟业务员联起手来骗公司!
我请教这个公司的销售总监:“难道你看不出来吗?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肯定是鬼哄鬼的游戏。”
他说:“我知道,我压根就没打算要真单子,公司上上下下也知道这是不公开的秘密。实际我们本来就预算给他平均每件货08元补助,我故意给他搞成‘自行出货01元/件补助,送单1元/件补助’,结果是经销商每个月拿多少配送补助,完全由当区主任掌控——帮我的业务主任拿到一些筹码。主任管经销商的时候就强势很多了:‘你小子你不听话,下个月我只要一查,把那假单一砍掉,你的配送补助立刻下降。你听话,我下个月给你多写两箱。’”
还有一个法国的知名乳品企业,也是业务员拿订单,让经销商去送货,然后每个旺季给一到两个名额的“车补”(1000元/车?月)。这个政策其实还是鬼哄鬼,经销商拿了这1000元车补,会不会真的腾出一个车给你用?不会!不可能!这也是增加基层主管筹码的方法——车补的多少,还是在当地主任一句话,我拿订单你配合我给送货,送完我的货你再送别人的货,我睁只眼闭只眼。如果你把我的货都送不到,我立刻让你下个月的车补取消!
特别提示:
有的时候返利故意搞得模糊,是给当区主任一些执行杠杆,但是这个方法容易滋生内部,因此只能阶段性应用。同时要加大内部稽核力度,把这个东西做成一个悬在经销商和业务经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查你也就罢了,一查就能“毙”了你)。会议上再敲打敲打个别人:“这个政策公司知道会有假单,也知道在座的有的经理拿手里这点权力跟经销商要吃要喝要回扣,我请各位自觉自重,不要以为公司不知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都给我收敛点。”
某知名酒水企业的经销商考核政策:办事处和市场部每月根据经销商实际销量、市场配合度及市场管理要求,对经销商进行kpi考核打分,经销商每月的月返是根据打分结果得出的,有权对连续两个月考评低于50分的终止合同,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项目指标定义权重数据来源
kpi(关键绩效指标)
进货量目标达到率进货量实际达到量/目标任务量30%
出货量目标达到率出货量实际达到量/目标任务量20%
新网点开发目标达到率实际开新网点数/计划开点数30%
原有网点保持率原有网点每丢失1个点扣05分20%
办事处
gs(工作目标设定)
专用车辆配备实际车辆数对比要求车辆数,少1车次扣1分倒扣项,上限扣20分
市场人员支持实际人数对比市场要求人数,少1个人扣1分倒扣项,上限扣20分
ka管理按照协议要求维护、使用专用送货单并及时反馈ka销售数据,少一单扣05分倒扣项,上限扣10分
库存管理安全库存低于目标要求的,每天扣1分倒扣项,上限扣20分
区域主管/
市场主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