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追名逐利人之本性,看透名利不为所累(11)
第七章 追名逐利人之本性,看透名利不为所累(11)
不要为了金钱而牺牲健康
民间有句俗话说:“抱着元宝跳井,要钱不要命。”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钱而不要健康。他们每天的工作远远不止8个小时,有的甚至会超过15个小时,所以有的人猝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劳死”。
而导致这种结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不懂得选择与放弃,结果只能是抱着元宝跳下井,为了金钱、名利而牺牲健康。
2004年10月均瑶集团董事长——38岁的王均瑶去世。2005年1月22日晚,年仅36岁的清华大学讲师焦连伟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005年1月26日,同为清华大学的46岁教授高文焕患肺腺癌不治而亡。这些精英人物的早逝,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人们将祸首直指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过劳死”。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么多人,不惜牺牲健康的代价去工作?调查发现,82%的人选择了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唯一的条件就是“奖金如果足够高”,尤其是在20~40岁的人中,这种想法相当普遍。
钱与健康,孰轻孰重,看起来一目了然,但是有几个人真正选择了重要的呢?大部分人总是认为,“我的身体很健康,多工作一会儿没什么影响的。”“现在不挣钱,什么时候挣钱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拼命地工作、加班,对自己的健康的关注则越来越少。
放弃过多的对金钱的吧,不要成为那个抱着元宝跳井的傻子。要知道,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