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任务不等于有了结果(1)
任务与结果的差别,似乎是很多企业始终难以解决的“心病”:有的时候,并不是员工没有尽到努力,但是表面上大家似乎都在工作,可企业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导致销售下降,质量波动,人心浮动,业绩全无。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工作,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呢?
没有功劳有苦劳,这个我们看起来是人之常情的规则,在企业里是不存在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利益关系。这其中,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生意人。企业付给工资或报酬,员工则提供相应的价值或结果。员工没有创造价值,企业就不应该付出薪酬。就好像,如果一个餐厅的厨师如果不能炒出客户愿意付钱的菜肴,反而还浪费了油盐酱醋,那么,尽管他很辛苦,但他没有创造价值,而且还浪费了别人创造的财富。
留意一下我们的工作总结,在上个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总结一栏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已完成”、“基本完成”、“已安排”这样的字样。也许这些任务真的已经完成,但是,结果是怎样呢?难道仅仅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了吗?
有这样一个模拟测试:总经理要秘书安排安排次日上午9点开一个会议。在这个条件下,通知所有的参会人员,然后秘书自己也参加会议,来做服务,这就是他们的“任务”。但“结果”是什么呢?下面是1~9位秘书的不同做法,大家不妨边看边对照,如果你是这位秘书,你会做得像第几位呢?
第一位秘书的做法:在黑板上发个会议通知,然后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第二位秘书的做法:抓落实,发通知之后,再打一遍电话,确保每个人被及时通知到。
第三位秘书的做法:重检查,发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提醒与会者参会。确定没有变动,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也给总经理确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须参加会议留下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