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善于思考与发现(9)
    第六章 善于思考与发现(9)

    当晚,贝尔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半夜爬起来,写了一封信给母亲。信中写道:“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未来,电话将像自来水和煤气一样进入人们的家庭。人们各自在家里,不用出门,也可以进行交谈了。”

    三年之后的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相距300公里的长途电话试验,大获成功。此后,电话在北美各大城市迅速流行开来。

    纵观贝尔的一生,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强烈的好奇心。爱养小动物,带着老鼠上学是贝尔好奇心在幼年的表现;改进老式水磨的尝试,则是贝尔在好奇心驱使下萌生的发明冲动;抓住螺旋线圈发出的噪声、而产生“电可以发出声音”的灵感,则是贝尔好奇心迸射的智慧火花。贝尔的成功,为“好奇心是发明的老师”这句名言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发明什么?怎样去发明?好奇心会告诉你。

    1975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农村青年姚岩松在田里劳动之余,坐在地上休息,意外发现脚下有一只“屎壳郎”正推动着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向前爬行。这一现象引起了细心的姚岩松的兴趣,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了很久,似乎从中领悟了什么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山坡上找到一只“屎壳郎”,用白线拴了一小块泥土套在这只“屎壳郎”的身上,让它拉着走。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土比昨天的那块要轻,而这个“屎壳郎”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接着又找了好几只更强壮些的“屎壳郎”来作同样的试验,情况都一样。由此姚岩松悟出一个道理:拉比推要更费劲,能够推得动的东西可能会拉不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