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反应就是人们面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和回复。当政府意识到为汽车配备安全带可以减少车祸时的伤亡人数这一利益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就选择了采取为所有汽车配备安全带的措施,而这些强制性的手段让所有驾驶员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系安全带。人们行为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激励反应。然而人们忽略的是政策对事情的隐藏影响,那就是车祸数量的增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激励反应。
再回到企业经营中来。作为管理者,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会引起一系列的激励反应。如果你对员工的过错不予追究,引起的激励反应是:下一次,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对下属的功劳不予奖赏,那么相应的激励反应是:我不需要这么努力,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企业经营者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隐藏着的、不明显的、意料之外的激励反应,千万当心别让你的好心带来恶果。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渔夫在船上看见一条蛇口中叼着一只青蛙,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渔夫非常同情青蛙的处境,就把青蛙从蛇口中救出来放生。但渔夫又觉得对不起饥饿的蛇,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酒给蛇喝了几口,蛇愉快地游走了。渔夫正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高兴,突然听到船头有拍打的声音,渔夫探头一看,大吃一惊,他发现那条蛇抬头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嘴里叼着两只青蛙。
渔夫本是好心想帮助青蛙,却不小心激励了蛇,从而意想不到地害了更多的青蛙。
其实,从这个小寓言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启发,那就是只要你给予他人所没有的,就会产生激励效果,而且这种激励会使他人加倍努力。这种做法很适合企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亚当·斯密有句名言:“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他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利己主义,所以,每个人的利己主义又必然被其他人的利己主义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正当利益,由此而产生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脚点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便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为了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企业的效益,我们都需要深谙这种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笔记
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竞争时代,身为企业经营者,与其苦苦追寻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不如将眼光放远,锁定员工的才智与热情。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努力引发正面的激励效应,从实际出发设计激励机制。要知道,高工资并不代表高效率,一味表扬并不一定会让员工心怀感激,赏罚分明才能有效鼓舞士气,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