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变情绪习惯(10)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便好奇地问神像:“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到了吗?”
“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有时间管现在!”
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将来的还没来到,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和未来了如指掌,又有什么意义呢?”
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得没错,就是因为我没抓住现在,所以古罗马城才成为历史,我自己也被人丢在了废墟里。”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一些人总是想着做大事,但是,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能够扮演主角的又有几人。人人都只想着做大事情,而不是想从小事做起,只想“扫天下”而不肯当下“扫一屋”,那么滋长的只能是一些人生的挫折感。
冷静地面对一切问题,积极不断地超越自我,惜福永不消极怠惰,活在当下就是最美。海尔总裁张瑞敏经常对员工说:“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拿破仑·希尔曾说:“生活如同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如你行动前犹豫不决或拖拖拉拉地行动,你将因时间太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容许你犹豫不决的!”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失败,直至成功。
禅宗讲“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白自己的心,要清楚当下的每一刻,时时看照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它”自由出入,不要被“它”奴役,要时时刻刻观照、明心,用正见、正思来对治,如此心就能明了,如此何事不办呢?
只有重新发现自身的良善真谛,以及我们与所有生命固有的联系,我们才能重生。只有透过与人相互关爱以待、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每一刻、觉知身心的欢愉与痛苦,我们的“重大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