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从改变习惯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 改变情绪习惯(7)
    第七章 改变情绪习惯(7)

    乔丹曾这样说:“别紧张,放松些,别让生活太难。我经常跟好朋友‘老虎’伍兹说起这些。学会以高境界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也不失为一种超脱。我认为,年轻的球员们更应学会‘为现在而生活’,让生活自然发展,遇见困难和挫折,别纳闷,你就这么大能耐,不必苛求生活中原本就子虚乌有的那份‘完美’。你还是学会体验过程,如果不知道享受获得成功的历程,那将来的成功就不会显得那般美妙了。感知今天的阳光,明日还会霞光满天。”

    过度的紧张,会使人坐立不安。着急紧张的表情会使人的面部变得苍老,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坏习惯,极具破坏力的坏习惯。因此,一个喜欢忧虑紧张的人,他的面部总是挂满了愁容,精神会时刻处于提防的状态,整个人都会显得过分机警,反应过强,被人疑为神经质。

    忧虑与紧张是一种习惯,镇定与放松也是一种习惯,所以我们应该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使们我像巴赫的音乐一样优雅、大气、澄明,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拒绝不幸,选择幸福

    幸与不幸都是选择的结果。换一种情绪习惯就能换一种生活,平常琐碎的生活中也会品尝出幸福的滋味。

    谁希望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但是,仔细观察那些生活不幸的人,很轻易地会发现她们都是自己选择了不幸。有些人总说自己运气不好。他们时常对周遭的朋友感叹自己命不好,希望朋友能对这些话产生共鸣,得到别人的一些安慰。

    正如萧伯纳所讽刺的那样:“如果我们觉得不幸,可能会永远不幸。”除了圣人之外,没有一个人能随时感到100%的快乐。但我们可以凭借动脑筋和下决心来利用大部分时间想一些愉快的事,应付日常生活中使我们不痛快的琐碎小事,从而使我们得到快乐。

    我们对小事的烦恼、挫折、牢骚、不满、懊悔、不安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纯粹出于习惯。我们对这种反应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性反应。这种习惯性的不快乐反应大多起因于我们自以为有损于自尊心的某种事情。一个司机无缘无故地向他人按喇叭,我们谈话时有人肆意插嘴,我们以为某人该来帮忙他却没有来。甚至一些非个人的事情也可能被认为是伤害我们的自尊心而引起我们的反应:我们要乘的公共汽车不得已而来迟了,我们要去打球偏偏下雨了,我们急着赶飞机却交通忽然阻塞了……对此,我们的反应往往是愤怒、沮丧、自怜。换句话说,就是不高兴!

    不幸的人,总是把不幸的原因归究于他人或命运。就算承认自己的失误,也一定不忘加上一句“我也没有办法”。所以,他们才无法清除不幸的种种因素,从而重复着不幸的生活模式。但是,如果你能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会变成一个主人而不再是奴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