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从改变习惯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 改变情绪习惯(4)
    第七章 改变情绪习惯(4)

    大凡年轻气盛的人,踏入社会不久,便遭受这样严重的打击,换了任何人都承受不了。他们一定会被气得暴跳如雷,从此做起任何事情来,都抱着消极的态度,不肯“劳而无功”了。但那位青年并没有这样做,他虽然被辞退了,但仍有自己的理想。他要在被击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争取更大的成绩。

    他对经理说:“是的,经理,你有权将我辞退,但你无法摧毁我的意志。你说我无用,当然,这是你的自由,但这丝毫不能减少我的自信。看着吧!迟早我要开一家公司,规模比你的公司要大十倍。”

    他并没有吹牛,说的句句是实话,虽然在那家五金公司跌倒了,但他把这次打击当成激励。从此他努力上进,几年后,果然有了很大的成就。这个人就是美国鼎鼎大名的玉米大王史坦雷先生。

    在人生旅途中,面对打击时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培养坚韧向上的精神。人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挫折与打击就是获取成功路上的必然经历。失败是特殊的老师、是宝贵的经验、是正确的先导。面对错误,我们大可不必怨天尤人,要善于化错误为成功,从中汲取有利的资源,而不要在悔恨的泪水中虚度人生的美好时光。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甚至是无情的打击,关键看你怎样去对待它们。如果能用坚韧的心态加以处之,结果定会柳暗花明。反之,则可能一败涂地。

    调整心态,有“放”才能有“收”

    每个人都会滋生烦躁、惆怅和伤心,天天靠别人来宽慰是最常用却最无效的做法。只有自己调整好心态才能激活你全身快乐的感觉。

    在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要学会变通地看待问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现实社会发生了一些与自己相关的变化时,更要辩证地看待自己与现实,理智地对待失败,如果“此路真的不通”,那么就应该及早地放下,有放才能有收。正如佛经中所说:“如何向上?只有放下。”放下并不是说完全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收,当失败占据人的整个心灵的时候,只有将其释放出来,才能将成功“收”进来。

    如医生给人看病,遇到病情较严重而又诊治不及时的病人,就直言道:“你怎么这么瘦哇!脸色也很难看!”“你知道你的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吗?”“哎呀!你是怎么搞的?你这个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哪!”这些说法里所包含的消极暗示会使病人怎么想呢?作为医生这是治病还是致病呢?

    相反,若医生说:“幸好你及时来看病,只要你按时吃药,多注意休息,放下思想包袱,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将给病人很大的鼓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