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强磨砺天不负(3)
在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中,“一味忍耐,徐求自强”是关键的一条,他曾经在著作中明确提出:“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撑得住,可做出非常事业。”可见他所认定的成功者必备素养之中,“坚忍”是极为重要的,而他自身也确实做到了“撑得住”。从一个书生转变成一个将帅的道路上,曾国藩表现出非凡的忍耐力和乐观精神,就算丝毫不占据一点优势的战场上,他也努力要求自己“撑住”,对于幕僚所写的奏章之中提到的“屡战屡败”,则欣然提笔改为“屡败屡战”,正透露出他永不放弃的精神。
咸丰年间,太平军在各地势如破竹般地攻陷了清廷不少要塞。而清政府朝堂之上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领军打仗之人,更让太平军气势高涨。身处湖南的曾国藩召集湘勇,经过一年的训练之后,于咸丰四年(1854)四月初二正式展开战斗,他指挥湘军水陆师沿着湘江一路向北厮杀,浩浩荡荡地冲到靖港,希望在这里大败太平军。然而太平军早有准备,等湘军到达靖港之后,于港口安排伏兵,让初到的湘军受到了重创。李续宾和王鑫等人所率领的水陆师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被太平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曾国藩眼看太平军气势惊人,统统喊着活捉自己的口号,也难免胆战心惊。
靖港之战是曾国藩率领湘军所经历的第一次重创,他没有想到自己训练这么久的湘军居然禁不住打击,溃逃之中尽显仓皇之态。苦心经营的军队大败而归对曾国藩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回到长沙之后,那些资助过他的官绅们也不给他好脸色,让他看尽世间人情冷暖,更觉得对不起家国祖辈。
跟随曾国藩的幕僚陈世杰与李元度等人,为了防止曾国藩想不开,让护卫章寿麟时刻跟在他身边。而曾国藩回到长沙之后,发现湘军只剩下四千人,想要重振旗鼓必须从头再来,招募兵勇与操练战术成为重中之重。因为有了靖港之战的经验,曾国藩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一心想一雪前耻。他陆续将水陆两师扩展到两万多人,又建造了不少船只,配备了最有杀伤力的新式炮械。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咸丰四年六月中旬,曾国藩又一次挥师北上,发动了湘军的第二轮攻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