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商道真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信誉是联想的商标(2/2)

    1988年到1989年的时候,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一下子从1:6升到了1:9。联想做贸易要通过进出口公司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在人民币对美元涨到1:9的时候,进出口公司不愿意再履行原来的合同。为了能把人民币及时兑换成美元,归还香港银行的美元贷款,联想决定允许进出口公司违约,按1:9的价格兑换美元,尽快把银行的美元贷款还上。尽管联想集团因此而赔了100多万元,但在银行和进出口商那里却牢牢地建立起了信誉。

    在联想集团规模很小的时候,柳传志开始从中国银行贷款,先是几十万、几百万一直到目前每年三至四个亿的信誉贷款。双方合作已近十年,不仅在国内,在香港也是紧密合作。对于借贷还钱这样的规矩人们并不缺乏认识。而在柳传志看来,及时还贷属于最基本的信誉,他说:“关键是拿了银行的贷款企业必须真的有发展,这样银行才敢给你钱,才觉得给你钱值。银行是济富不济贫的,企业要有本事富强。”联想集团没有三角债,至少联想不欠别人的债。与联想做生意的人都有感慨,不必去催货款,联想人会在到期前一天送来。这是联想的信誉,当然也是柳传志的信誉。柳传志要让他的部下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挣钱,他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出个样板来。

    智慧小语

    一位美国企业家曾说过一段话,“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大意是说企业家要会赚钱,还要会花钱。柳传志是深谙其中奥妙的。中国现在到处都在掀起企业创名牌的热潮,名牌是一种信誉,企业家的信誉也是商标。作为总经理,信誉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金不换”的资本。有了这个资本,就可以聚合队伍,就可以取信银行,也可以取信于用户。在很多时候,办企业和做人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赢得信誉的过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