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成功是一种习惯。成功者认为并不是非得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获得成功,从小事做起,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你良好的习惯,你便具备了成功者的品质。
成功的人大都相信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把许多小事做好所得到的报偿。”的确,成功,人人都向往,但成功却不属于每一个人。小事,人人会做,但小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坚持去做,还有人会因为事情太小而不愿意去做或者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事实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这样一种姿态,面对生活中的简单的小事,他们做得更细、更坚持,因为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他们相信,做好小事,就能成就大事。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可以说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戗,效果也不太好。在当时,很少有人会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为了打开销路,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沙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很多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工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因此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