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5)(2/2)

    自我和谐到底是什么?就是自我能够正确对待名利荣誉和困难。即,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内心活动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胜不骄,败不馁;富贵不能丧志,穷困不要失志;对得与失有正确的看法。人的一生,既有顺利的时候,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既有,也有低谷,这时候的心态难免会出现波动甚至失衡,这时就要及时的调整,使之自我和谐,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我国正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其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自我和谐。有专家曾说,当一个人发现没有任何美好而崇高目的可以填补他自身和他命运之间的鸿沟,在这条鸿沟上没有架起任何一座通往天堂或人间乐土的桥梁时,反抗的精神便油然而生。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不容忽视,个体内在心理和谐不容忽视。个体内在心理和谐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更取决于对自身理想信念构建的重视。人若没有了理想,也就没有了努力的动力。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

    法国著名作家蒙田说过:“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麦穗一样,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但当它到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便开始低垂下来,不露锋芒。”

    大凡有作为的人都能能够达到自我和谐。一次,文豪托马斯?卡莱尔写的一部手稿不幸被侍女当作废纸在生火煮食时烧掉了。卡莱尔发现后顿时恼怒万分,但是他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适时的调整心态,他开始逐字逐句地回忆原文,并以更加出色的笔调与文采将书重新写完。一部跨越时代的巨著就这样再次诞生了、这就是名噪法国乃至全世界的《法国大革命》。

    人的自我和谐是一种修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如果董笃因为家中利益受损而勃然不怒,也就没了仁义胡同的出现了。可见,董笃也善于自我和谐,能够用德来处理事情。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