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6)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6)

    作为社会的一根子,不管身在何方,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与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凡事做到冷静而不偏激、豁达而不固执、谦逊而不狂妄、踏实而不浮躁,努力保持清醒的状态。

    自我和谐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入认知的过程。它包括了自我审视、自我学习、自我调节平衡,自我更新,与时俱进。

    自我审视就是要审视自身的缺点,以及对社会人生抱怨是否合理。自我学习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充实我们的大脑。自我调节平衡是指当自己出现坏的情绪是,要调整过来。自我更新就是指思想和学识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要常常吸收新的观点和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6.以他人为镜,帮己自省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他创立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两百多年的基业。 唐太宗能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是他把大臣视为查找和纠正自身错误的镜子,十分重视采纳大臣的谏言。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训练军队,认为队伍不整齐,命令大将军张士贵拿木棒责打负责的军官,张士贵没有狠狠地打,唐太宗认为打得太轻,下令把张士贵关进了监狱。魏征进谏:大将军的职责是为国家打敌人,叫他拿木棒打人,已不符合国家法律,因为他打得太轻而关进监狱就更不对了。唐太宗立即叫人放了张士贵。

    用别人来当自己的镜子,帮助自己自省和改正在今日仍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