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诚信:人无信而不立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就某一事情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语无伦次、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而他要说服的对象却一头雾水,不明其所以然。词不达意和过多的言辞,不但不能说服对方,反而会令对方更加厌烦。而另一些人围绕一个主题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以小见大,以浅喻深,虽口若悬河,但言辞中既照顾到说服对象的特殊地位和心理,顾全他的面子,又能让对方快速理解自己的意图,有效地打消其逆反心理。通过自己有条理、层次分明的语言,令倾听者心服口服。由此可见,说服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
在求人办事时,“说服”是一门让人们认同你的观点、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能够让他人听信于你的个人能力。具有说服能力的人大多是善于运用自己的独特个人魅力的人,他们总是表现出信心十足、精力充沛的风貌,不但能把握自己的情绪,也能把握他人的情绪,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要说服别人,必须首先透彻地了解别人的意见,看他们是怎样想的,有了怎样的感觉,了解他们怎样看事情。我们对别人的思想、感觉、看法了解得越清楚,我们的说服力就越强,越能够替人剖疑析难,指点迷津。
求人办事时,我们对别人的想法了解得越多,言语的说服力也就越大。“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家应练好这种“知彼”的功夫。摸熟了通向各种人物内心的道路后,才能够逐渐清除他们内心的忧虑,解答他们内心的怀疑,并且把那些和你不同的或相反的意见推倒移开。
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曾经写道:“即使理由多得像草莓籽一样,我也不愿在别人的强迫下给他一个理由。”
强迫,绝对不是最好、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而且极可能衍生负面结果,最后与自己的期待背道而驰。因为,就像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无法强迫它喝水一样,人其实很难透过强迫性的举动,说服别人赞成自己的观点,或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他们百般抗拒的事情。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左右逢源的能力。要让别人喜欢并相信你,除了首先肯定自我外,还应当探究人的潜在心理,然后发挥舌头的功力,争取对方的认同。须知,运用心理学的技巧,会使你牢牢掌握人际交往的奥妙,而不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并且能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林肯曾经以一句“为人民而创造的政治”之名言,掌握了民众的心,而为民众所拥戴。林肯在面对需要说明的场面时都会说:“我在开始议论时,就会将彼此意见的共同点寻找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