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返璞归真:怡养真元,留一份淳朴于后世(5)(2/2)

    其实,这世间的很多事,本身并无所谓的好坏之分,只是我们的那颗心,一直在左右着自己。只要我们能始终追求一份豁达的心境,便自然能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快乐之人。豁达,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有了豁达的心境,我们便可以包容他人,自然,也能够获得别人的包容。因此,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重要的是应该学会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

    人生,不要超过这个度

    【道家箴言】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第九章》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事情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毋庸置疑,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度”之中。也许,在度的一边阳光明媚,但在它的另一边却闪电雷鸣,所以,我们无论偏向哪一边,都会因其性质的改变,而承受相应的惩罚。春秋时期,一代相才文种便因过度信任越王,而惨遭杀害。

    灭吴之后,越王勾践进入吴国,在吴王的文台上举行盛大的酒宴,以庆贺胜利。此时,文种上前献辞称颂说:“皇天佑助,我王受福。良臣共谋,我王之德。先君显灵,辅君成事。君不忘臣,臣尽其能。功配上天,德不可掩。举酒祝君,万福无疆!”越王听了这一番颂辞,却默默无言。

    过了一会儿,文种再上祝辞说:“我王仁贤,怀道抱德,灭仇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越王仍然面无喜色。这时,范蠡已看出勾践这个人,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共荣乐,他不惜群臣之死,以成就自己的功业,却不愿封赏功臣,他面有忧色而不乐。于是,范蠡已经暗下决心,要离越而去。

    当勾践从吴返越,又北上争霸中原,意得志满,凯旋而归之后,范蠡便劝文种说:“现在已是离开越王的时候了,否则必有杀身之祸。”但文种却不以为然,无奈之下,范蠡便写信给文种说:“我听说天有四时,春生而冬伐;人有盛衰,泰极而否来。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道,大概只有贤人才能做到吧。蠡虽才能低下,却还能明白进退之道。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