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一章 共谋发展,互惠互利(1)
    第十一章  共谋发展,互惠互利(1)

    市场是商人角逐、赢得利润的战场。通常情况下,市场的扩大,反映了生意的兴隆;反之,市场的缩小,生意在萎缩。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市场这块“蛋糕”的大小总是一定的。在生意场中,同行之间由于经营内容相同,也就意味着要分享同一块“蛋糕”。市场的分享,也就是利益的分享。同行之间一方多吃一口,另一方肯定就只能少吃一口。因此同行间的竞争也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

    和平同处,有利同享

    胡雪岩在生意场上始终禀承“有钱大家赚”的信念。他从不与同行交恶,能与同行和平共处,共享利益。关键时刻他能够忍让,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让同行记恨自己,他在同行中树立了宽容仁厚的形象,同时也赢得市场中许多客户的信赖。

    在太平天国兴起的形势下,当时江南各地纷纷招兵扩军、开办团练以守土自保。尤其是江浙一带,直接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特别是自上海失守后,从政府到百姓,人心惶惶。胡雪岩认为,加强防守的办法是大办团练、扩充军队,有了兵就要有兵器,因而各地急需大批洋枪洋炮。在兵荒马乱之中,做军火生意是一个利润十分丰厚的行业。胡雪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充分利用自己在官场的靠山和势力,大做军火生意。

    胡雪岩从生意伙伴古应春那里了解到:英国人有一批枪支近期运抵上海,正在与太平军商量价格,准备卖给太平军。胡雪岩马上就决定把这笔能赚大钱的生意想方设法抢到自己手中。他问古应春:“英国人肯不肯把枪炮、火药卖给我们?”

    “有啥不肯?他们是做生意,目的就是赚钱,只要价钱谈得拢,无论谁都卖?”古应春问道:“你要些什么样的军火,我好去谈。”

    这一下把胡雪岩难住了:“这上面我一窍不通。”他十分爽快地对古应春说:“只要洋枪好用、质量好就行。”

    “不光是质量好坏,还有数目多少。总要有个数量,才好去谈。譬如洋枪,准备要多少支?”

    “总要一千支。”因为有湖州知府是自己的知心朋友王有龄,胡雪岩的口气完全可以代表官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