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剥夺:自己品尝生活的滋味(2)
父母爱护孩子常常像吉米对待自己的爱犬一样,他们恨不能把自己所有认为好的东西塞给孩子,却常常忘了询问孩子是否需要,或者是否喜欢这种方式。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常常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到处救火。其实我们永远不能代替孩子经历人生,顶多只能成为一个引导者,最终必须让孩子自己与自己面对面。
卢克不爱吃青豆,而爸爸却认为青豆对身体成长有利,总是逼他把那些小东西吃下去。
这天,家里的餐桌上又出现了一盘青豆。无论爸爸怎么要求,卢克就是紧闭嘴巴不肯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斗争,爸爸仍然没能达到目的,而卢克则眼泪汪汪地紧闭双唇坐在那里。
爸爸很生气,他强硬地把一勺豆子设法塞进了卢克嘴里。但是,卢克根本就不肯把它们咽下去。
晚饭结束后,妈妈安排卢克睡觉,她发现那些青豆仍留在他嘴里。第二天早晨,妈妈在卢克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小堆糊状的豆子。
爸爸妈妈都很困惑,卢克为什么会那么倔强?
事实上,卢克之所以倔强,不在于他多么讨厌青豆,而在于父母剥夺了他选择食物、体会生活的方式。对于孩子,最主要的是让他们体验生活,当你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时,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让孩子身临其境
每天早上如何让孩子起床,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的烦恼。大多数孩子都有赖床的毛病,父母总是一次次地催促孩子起床上学,他们或者温柔叫唤,或者直接掀开孩子的被子,逼迫他们“起床、刷牙”。孩子满腹牢骚,他们讨厌父母打扰他们的睡眠、破坏他们的美梦,父母也不厌其烦,早起的好心情可能就在这吵吵闹闹中失去了。
八岁的埃米莉喜欢睡懒觉。每天,她都希望在床上多呆几分钟,而这几分钟总是一拖再拖,直到误点。对此,妈妈有时会发脾气,甚至大发雷霆,无奈的埃米莉总是慢慢起来,很不高兴地吃早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