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强化定律: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2)(2/2)
    结果,家里的小狗把娃娃咬破了,女儿哭着来找妈妈,但威特夫人说:“娃娃破了是因为你把它扔在草坪上,如果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我会多么悲痛啊!唉,它真是太可怜了!”但是,决不说给女儿再买一个新的。

    女儿渐渐长大,威特夫人谨记自己言行遥持一致,并且奖惩分明,力求为女儿做一个好的榜样,继续坚持用强化定律来培养女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正确应用强化定律要求父母要奖惩分明,不随意使用自己的权利。有些时候,父母的奖励或惩罚的行为会让孩子迷惑不解,这就完全失去了强化的作用。

    今天是罗伯特夫妇约了朋友见面,双方都说好不带小孩子好好玩一次。3岁的儿子杰克吵着要跟去,无论如何就是不肯跟保姆留在家里,为此,甚至不惜哭哭啼啼,在地上打滚,弄脏自己最喜欢的衣罚

    想到儿子最喜欢吃奶糖,虽然为了防止他长蛀牙,奶糖都被刻意地藏了起来。但这次为了让儿子早点停止吵闹哭泣,罗伯特先生给杰克找出了一包奶糖,并许诺回来的时候给他买礼物。

    事实上,罗伯特先生的举动无意中鼓励了小杰克以哭闹来达到目的,如果下一次小杰克想达到什么目的的话,他首先想到的方法肯定是哭闹。从强化/消失定律上来说,罗伯特先生的举动恰恰没能强化孩子的安静,却奖励了他的眼泪和哭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小杰克还没有开始落泪时就给他以鼓励,鼓励他与父母合作,这样,作用就完全不同了。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这样的概念:不哭泣,跟父母合作,就会有奖励。而不是哭泣就能解决问题。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别哭了,宝贝,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别乱泼水,要是你听话,我给你买巧克力。”……也许当时很有效,孩子马上不哭不闹了。但是,事实上,这是父母在用“奖励”的方式来换取孩子停止不良的行为。短暂的安宁之后,孩子可能会形成不良行为可以换来“奖励”的观点,到那时就为时已晚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