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生活之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论作伪与掩饰(1)
    论作伪与掩饰(1)

    弗兰西斯·培根

    在策略与智谋中,掩饰不过是较弱的一种手段;因为要想懂得何时说真话、办真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头脑和心胸。因此,在政治家中,善于掩饰的人总是处于弱势。泰西塔斯说:“里维亚与她丈夫的智略及她儿子的虚伪相处地很和谐。”这就是说奥古斯塔斯有智略,而泰比瑞阿斯善掩饰。再者,当缪西阿奴斯鼓动外斯帕显起兵攻打委泰立阿斯时,他说:“如今我们起兵所要对抗的既不是奥古斯塔斯敏锐的判断力,也不是泰比瑞阿斯极度的谨慎或隐密。”智谋或策略,虚伪与隐秘,这些特质的确是与众不同的习惯和能力,是应当辨别的。因为倘若一个人拥有那种判断的能力,就能洞悉某事应公开,或某事应隐秘,或某事应处于半明半暗之间以及各种情况所应对的人物和时间(这便是泰西塔斯所说的治国与处世的策略),那么对他而言,掩饰的习惯便是一种障碍,一个弱点。但是如果他没有那种判断的能力,那就只能常常隐忍,而成为一个伪君子。当一个人无法选择或随机应变时.就会去选择自认为最安全、最谨慎的普通途径;就像一个弱视的人会轻步慢行一样。的确,最有能力的人向来都拥有坦荡率直的行为,诚信不欺的名声;但他们简直就像受过良好训练的马,因为他们十分了解何时应停步或转弯;当认为某事的确需要掩饰时,如果他们确实那么做了,以往那些关于他们诚信与坦白行为的流传,差不多也会让他们免遭怀疑。

    人的这种自我掩饰有三等。第一是隐秘、缄默和保密,就是不让任何人看出或了解他的为人。第二是消极的虚伪,就是故意留下蛛丝马迹,让人错认他的为人。第三是猾性的作伪,就是刻意明显地装出非他的为人。

    这第一件事——隐秘,说来真是一位听人忏悔者的美德。确实,隐秘的人会倾听到很多人的忏悔。因为谁会向一个多嘴之人忏悔呢?但一个人倘若被认为是隐秘的,自然会有人向他自白,正如密闭的空气会吸摄开阔的空气一样;忏悔中的揭秘并非为了任何实际的用途,而只是为了一个人心灵的放松。因此隐秘的人都能得知许多事;而人们更愿意敞开心扉而不愿增加心事的负担。简言之,隐秘的人似乎有接受秘密的权力。此外(实话说),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上,皆为不雅;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加以保留,便会为他的尊严增色不少。而那些多嘴饶舌之人通常都是虚妄、轻信的。因为会谈论其所知人,也必会谈其不知。因此,要铭记:“隐秘的习惯对于处世和修身皆有益。“在这一方面,一个人最好天生一副能言善辩的面容。因为人的自我能从其面容上看出时,便是极大的弱点和泄露;而人们对他的关注与信任胜过对他言语的信任有多少倍时,弱点和泄露就有多大。

    第躲是掩饰。掩饰通常是一种必然,会与秘密随之而来。因此,一个人若要成为隐秘者,在某种程度上他就必须是一个伪善者。因为人们通常都过于狡猾,而无法忍受一个人在坦白与掩饰之间保持中立,并实际隐秘而表面上不偏袒任何一方。人们会千方百计地问他,引诱他、试探他的口气。因此,除非他能保持绝对的沉默,否则难免会透露出他会倾向于何方。而那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话是不会持久的。因此,除非人们能为自己留下掩饰的余地,否则没有人能够隐秘;掩饰可以称之为是隐秘的衣裙。

    然而,第茹是作伪和假冒,我认为这其中的罪过是多于智谋的,除非是在重大而罕见的事件中。所以,一种普遍的作伪习惯(这便是最后一等)便是一种恶行。这或许起因于天性中可怕的虚伪,也或许是因其心智存在着重大缺陷,以至于他必须掩饰这种缺陷,从而导致他在其他方面也作伪,以免荒废了这种用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