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寓言大智慧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小寓言大智慧 第四十三章(2)
    小寓言大智慧 第四十三章(2)

    “对呀,”惠子说,“如果告诉他:‘弹的形状象把弓,它的弦用竹子做成,是一种弹射工具。’他听得明白吗?”

    魏王点点头:“可以明白。”

    惠子接着说:“所以,比喻的作用,就是用别人已经知道的事物来启发他,使他易于了解还不知道的事物。现在,你叫我不用比喻,那怎能行呢?”

    魏王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

    大智慧:使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使比较深奥的道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调动形象思维,能使抽象的道理免于枯燥乏味。

    #庖丁解牛$

    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

    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热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一头的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不过,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我还是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动作很慢,下刀很轻,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的。”

    梁惠王说:“好呀!我从庖丁这番话里,学到了养生的大道理。”

    大智慧:只要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复杂性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国有然祥$

    从前,齐国人把老虎和蟒蛇看作不祥之物。

    有一次,齐景公去野外打猎。刚爬上山头后,他手持弓箭,去寻找猎物。突然一阵狂啸,从草丛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吓了齐景公一大跳,一伙人跌跌爬爬地扶着齐景公逃到山沟里。

    他们在山沟里没走几步,又见一条水桶粗的青皮蟒蛇盘在岩石上,恶狠狠地不断朝他们吐着毒芯。

    一天打猎受了两次惊吓,齐景公感到非常扫兴,什么也没有捕捉到,就惊魂未定地返回了。回到宫中,齐景公急忙把晏子叫来问道:“今天寡人上山见虎,下沟见蟒,这怕是我们齐国的不祥之兆吧?看来下次外出还需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啊!”

    晏子回答说:“出门选择吉日纯粹是虚妄之言,大王不一蒙骗了。我也听说一个国家确实会有不祥之兆,而且有然祥,猛虎、毒蛇都不算在内。”

    景公问道:“是哪然详?”

    晏子回答道:“一是国家有了贤明的人才,而大王不去选拔,不想知道;二是大王知道了有的德才兼备的人,也不愿录用;三是大王虽然录用了贤明的人才却不肯信任他们。所谓不祥尽在于此,至于今天上山见虎,那因为山是虎的巢居,下沟见蛇,那因为沟是蛇的洞穴,这同国家有什么关系呢,怎能说是齐国的不祥之兆呢?”

    齐景公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在晏子的辅佐下,齐国的朝政有了很大的起色。

    大智慧: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善于发现、使用和信任人才,甚至糟蹋人才,这对国家的损害是无法估计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