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寓言大智慧 第四十三章(1)
#凫水与治国$
魏国的宰相死了。
惠施听说,就急急忙忙赶去魏都大梁,准备接任宰相。途中渡河的时候,他失脚落进河里,幸亏船家把他救了上来。
船家问他:“瞧你这么慌张,上哪里去呀?”
惠施回答,“魏国缺个宰相,我是去做宰相的。”
船家说:“看你落了水,只会哇哇叫救命,如果没有我,你怕连性命也丢了。像你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一国宰相呢?”
惠施说,“要说摇船、凫水,我的本领当然不如你,至于治理国家大事,你同我相比,大概只能算个眼睛都还没睁开的小狗。”
大智慧:从事不同工作必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不会凫水推导出不会治国,是违反逻辑的。
#爱人与害人$
春秋时期,楚恭王率军在鄢陵同晋兵血战。
鏖战正酣,恭王的眼睛被晋军的箭射中,疼痛不已,无法再战,只得鸣金收兵。
大将军司马子返回到营帐,直嚷口渴要水喝。他的仆人阳谷随军多年,十分爱戴自己的主人,知道主人酷爱喝酒,马上取出一坛酒来让他解渴。
子反的酒瘾很大,只要让他一沾上,就很难停下来,这一次自然又喝得烂醉。
楚恭王包扎完毕,准备复战,派人去叫子反。子反醉卧在床,动弹不得,便推说心痛,不能出战。
恭王听说了,心想:子反是我国大将,倘若有所差虞,那这仗不就败了吗?于是就亲自去探望,一揭开帐帷,就闻到浓烈的酒臭,顿时大怒:“今日激战,寡人亲受重伤,指挥全军便依靠你了。谁知道你会这样胡来,你是准备亡国吗?你还能率领兵士吗?算了,这个仗也打不成了。”
于是,楚恭王撤回军队,并将司马子反按军法斩首了。
大智慧:利与害的客观效果并不是个人主观愿望可以决定的,不懂得掌握具体的时间、环境和条件,有利人之心可能结出害人之果的。
#虢净醒$
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虢国,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末代国君骄奢放纵,喜欢自我夸耀。亲近的贵族对他献媚讨好,直言敢谏的大臣被他驱逐,国内政治混乱不堪,民众都不拥护他。
当时的大国晋国想要去消灭虞国,但是必须得经过虢国才能到达虞国,于是晋国国君就用骏马、璧玉买通虢国国君,并让使者转达晋国君的话:“我们只是借你们的路去消灭你我共同的敌人,这样,你由能得到我送你的礼物,并且不用费贵国一兵一卒就能除掉敌人,这可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望贵国能行个方便。”
当时虢国有个谋士对国王说:“主公不可,虞国虽与我国有仇,但却与我国为犄角,唇齿相依,倘若借路给晋国,那么当晋国消灭虞国回来的途中也会把我们消灭掉,‘唇亡齿寒’就是这个意思,请主公三思。”
虢国国君却说:“晋国是不会消灭我们的,他们国君还答应消灭了虞国以后,会和寡人分虞国土地,并与我们同盟,如果有了晋国这样的大国给我们撑腰,那就不用担心别的大国家在侵略我们了,到时候称霸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于是就不听这位大臣的话,把路借给了晋队。
当晋队从虞国回来的途中,突然攻入虢国,虢国没有防守抵抗,虢国的国君逃出都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假途灭虢”之计。
后来,虢君和他的车夫逃到一片大草泽中,他对车夫说:“我口渴了,想喝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