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2.董仲舒
    22.董仲舒

    (公元前179—104年)

    仲舒遭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奋,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刘歆

    儒学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某些汉儒把董仲舒当成孔子的继承者,因为他创造了今文经学。

    ——范文澜《中国通史》

    西汉建立之后,文、景两代皇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出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强盛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相应的,汉初的学术思想也自由宽泛起来,这使儒学得到极大复兴,秦朝时藏匿的很多儒家典籍纷纷现世,一些归隐的儒士也重返社会。董仲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事学之路的。

    董仲舒的故乡在广川(今河北景县),邻近历史上盛产儒士的齐、鲁、燕、代,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出生于公元前179年的董仲舒自幼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这对他日后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