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沟通上,王文京觉得也有必要改进。“用友的员工稳定率在中关村是较高的,新人增加的也不少,因为我们的业务在扩张。但是在文化的内部传播和教育方面我总觉得做得不好,尤其是在统一大家的意识和理念上。”
随着用友公司的规模和知名度的扩大,身为公司董事长的王文京也不得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现在,他平均每天花30%的时间接待客户,30%的时间做与产品相关的工作。其中,最主要是与研发部门讨论,25%的时间处理日常管理问题,10%的时间用于考虑公司战略,剩下来的是社会活动。
尽管在公司战略上花的时间最少,但王文京认为自己对公司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此。“20年来,我们在大的战略上和方向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错误,所以公司上下对我制定的规划战略是认同的。未来我感觉需要加强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战略执行力的推动,第二是企业的规模。创业时,我是经理又是程序员又是销售员又是维护员,现在发展到上千人,未来用友的规模完全可能超过1万人。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这个工作需要我来完成。”
目前中国约有1,500家纯软件企业,此外还有数千家公司从事软件业务。软件企业的规模的大多在50人以下,超过100人的软件企业很少。我国2009年软件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但销售额在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软件企业屈指可数。
中国软件业的最初发展是在80年代。为了解决计算机处理汉字问题,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软件为主业的公司,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软件产品,如ucdos、晓军汉字系统、中文之星等。中国的软件企业在刚刚起步后不久便陷入困境,融资渠道的狭窄和盗版市场的猖獗使企业举步维艰。在2001年,用友、金蝶成功在股市上融资成为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一条“分水岭”。
但王文京认为国家对软件业的支持还不够到位。他认为,印度软件业的出口额是中国的十几倍;印度整个软件产业的年增长速度是55%,而中国只有30%。印度的软件业,特别是出口,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比中国成功。而印度软件业的成功,王文京认为要归功于多个方面,包括加入国际产业分工、拥有管理人才和语言优势等等,而这些成功的背后都有政府的支持。
在用友目前主打的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领域,用友有众多的竞争对手。一个说法是,“过去有多少财务软件,现在就有多少erp──几乎在企业产、供、销、财的各个环节遍地开花。”仅国内就有从财务软件起家的用友和金蝶,从mrp软件起家的利玛和合佳,以及新成员东软、神州数码等大大小小的erp软件供应商,数量已赫然超过100家。
用友的对手也很强大。以sap和oracle为代表的世界级erp厂商们早已在中国打得不可开交。竞争方式从口水大战到雇佣商业间谍等,五花八门。王文京感慨他的教育背景与如此残酷的商业竞争有所冲突。“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成为一个商人会遇到这样的鸿沟,所以有时你会感到很痛苦。”王文京似乎还不能习惯对竞争对手主动发起猛烈攻击,他的阐述有些中庸:“中国的企业竞争方式,应该与美国式的激烈的竞争风格有所不同。我更强调未来企业竞争中合作的一面。”
王文京称自己不惧怕竞争,“我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即本地化的优势。在这一点,他们中的任何一家都比不过我。我有多年积累的几十万家客户,用友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也认同用友这个品牌。”据一份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有多达上百万家企业面临管理信息化建设。而他们也正是王文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基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